诶呀妈呀,这抗战片里的“大拇指”咋比尺子还好使呢?,今儿个咱们唠唠抗战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个“神秘现象”——八路军战士用大拇指比划几下,就能把炮弹精准地砸到鬼子头上,这可不是咱导演瞎编乱造,这玩意儿,在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那可是真刀真枪的救命绝招——“大拇指测距法”!
“跳眼法”的具体操作是:将臂向前伸直,竖起拇指,闭左眼,使右眼的视线沿拇指一侧对准目标左侧,头和手保持不动,再闭右眼,使左眼视线通过拇指的同一侧,并记住视线对准的实地某一点,然后目测目标左侧至该点的宽度,将此宽度乘以10,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估算距离在我们日常生活、徒步旅行和生存环境中都很重要,有时候只要知道了距离,我们内心会无比心安。而对于一些军事上的行动,准确知道距离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你看过《亮剑》,你一定知道剧中的李云龙只要通过大拇指就能轻松估算一个敌人的距离。
新老《亮剑》柱子开炮对比:老版用拇指测距, 新版直接用眼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亮剑》这部电视剧,作为抗战剧的巅峰之作,这部剧所传达给我们的亮剑精神,至今都激励着很多人,而在《亮剑》中,有很多经典的镜头,比如柱子炮轰坂田联队指挥部。
《亮剑》的第一集有这样一个情节:李云龙命令手下一个叫柱子的炮兵,让他用迫击炮轰炸日本的指挥所。在没有任何精密测量仪器的情况下,那个叫柱子的炮兵就在面前竖起大拇指来测量距离。在只剩两发炮弹的情况下,第一发虽然偏了一点,但第二发却精准命中了日本指挥所。
□金新小时候经常玩打弹子的游戏:单腿跪在泥巴地上,屁股高高地撅起,拇指与食指夹着一粒玻璃小球,左眼闭而右眼开,瞄准前方的玻璃小球——发射!弹子又叫弹珠,是一种直径约1厘米多的透明玻璃珠子。有的玻璃珠子里面镶嵌了花纹图案,煞是好看。打弹子是上世纪中期盛行的一项小孩子玩的趣味性游戏。
所以,对于炮兵来说,最常用的还是“拇指测距”,伸出拇指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估算出被拇指遮挡的标靶个数,计算出目标单位的相应距离。如果要精确射击,最常用的也是中国军队迫击炮操作最常用的三炮法,第一炮打远,看看误差有多少,第二炮打近修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