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它是什么,当2005年左右,开始流行一种叫做客文化的东西。那时以博客一马当先,博客也由一种载体的类型,变成这种载体所承载的那类人的代名词,由此“客”也就被提炼出一种“众”的感觉,随后各种客随即出现。
导读:2011年,凡客最热闹时,公司里有一万三千多人,光总裁级的领导就有三四十位,凡客却步步陷入危机。现在,凡客只剩下不到300人,做衬衫的核心团队只有7个人,但业务运转得很顺畅。我不免想,以前那么多人平时都在干吗?现在回想起来,公司越热闹,烧钱混日子的人越多。
对于我们这些80.90后来说,凡客的辉煌就想发生在昨天,凡客出现的时候,正式80后已经开始踏入社会已经有些许存款的几年,90后迈入大学成为网购的主力军,并且市面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那么这么强大的凡客是如何跌出神坛成为现在只能和网店相比的品牌呢?
像凡客这样,融资过七轮还没上市的公司太少见了。现如今,许多互联网公司往往在融完C轮的情况就准备上市,估值往往融一轮翻十倍,在互联网行业,钱算什么? 热钱涌入,数不清的财富蜂拥而至,一切经济规律似乎都被打破了。
如果不往事重提,还有哪位电商人仍记得当年还有一个国内最大的垂直电商平台,凡客。在派代网上,东哥发表了一个互动帖子《2011年凡客能够做30亿,还是80亿?》,大多数电商人认为,30亿可以达到,但80亿甚至100亿,显然太高了。
第一次知道凡客这家公司是因为“凡客体”。那时的凡客,真的是非常火。我也因此动过买两件T恤的念头,但至今一直未曾实施过。当然主要的原因是事情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上凡客买T恤的冲动并不强,更多的还是跟风的好奇。逐渐地从不少朋友那里听说凡客的T恤质量不高,更是彻底打消了我的好奇。
如今,随着雷军全面退出凡客,尽管此举并不代表以后他会完全撒手不管凡客,毕竟他是个十分讲义气的人,但难掩雷军对自救不力的凡客的失望之情,就算再有耐心,面对迟迟扶不起的凡客,也或多或少会流露出累觉不爱的无奈。
雷军终于可以换衬衫了!当雷军从凡客退出时,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最近,雷军一天之内退出北京励家纬世、北京纬地经天两家公司的董事,而这两家公司背后的控股人不是别人,正是凡客技术控股有限公司的陈年。雷军和凡客,注定有一段前世姻缘。
2014年4月,凡客成立不到七年,伴随小米化的转型之困似乎比“七年之痒”来得更早。“于无声处听惊雷”,董事长陈年在微博上为明日开售的凡客300支衬衫助威,言辞背后不难看出陈年此番借助雷军投资复兴的野心, 然而“极致的单品”会改变已经多次在悬崖边上徘徊的凡客吗?
摘要: 导读:管理不善引发高库存积压;品牌影响力急速攀升,质量却不断缩水;盲目扩张,人浮于事;海外上市遭搁浅 ,内部高管忙出走;不够专注,不够极致;这些原因使得凡客辉煌不在。文章来源 F600创业网凡客自07年成立至今一直顺风顺水,还未上线就引来数百万美元的融资。
2016年12月4日,虎嗅F&M创新节召开,贝贝网创始人兼CEO张良伦做主题分享,演讲中除了首次透露公司已经从10月开始实现连续规模化盈利,在谈到对新零售纵深和体验变革的观点时,张良伦提到凡客是一家值得尊敬的电商公司。在张良伦看来,电商是一种新零售方式。
内容经济时代,马尔克斯、穆旦还有张爱玲都成了凡客的靠山?“文艺中年人”、 凡客诚品创始人兼CEO陈年会这样告诉你,“不商量,不讨好,我喜欢”。4月初,陈年在微博表示,画上关于凡客的谣言和谩骂的句点,并附上凡客新品T恤的创意图,上述三位文学大家的文字成为了内容源和设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