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2025年是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各地都有哪些非遗年俗?
日前由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策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节目组录制的题为“非遗中国年,就在泉州过”的新春节目来到泉州深度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邀约广大网友来泉过大年视频来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来泉过年2024年12月4日,“春节”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报记者 严瑜图为二〇二四年春节期间,肯尼亚民众在首届内罗毕中国春节庙会上留影。新华社记者 韩旭摄近日,悉尼华星艺术团团员在户外彩排中国舞《珊瑚颂》。该舞蹈将亮相悉尼政府组织的二〇二五年春节嘉年华活动。
【来源:光明日报】“年”未至,“味”先来。据媒体报道,距离蛇年春节已不足一个月,新春旅游市场已明显升温,其中“年味游”成为一大特色,多个小众目的地火出圈。据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泉州、潮州、汕头、自贡、大同、兴义等地热度飙升。
编者按: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中国人基于传统历法体系,确定正月初一是春节,标志着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围绕着送冬迎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节日主题,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欢度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