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寒武纪表示,报告期内,寒武纪对公司 A 的销售金额为 771.27 万元、11,425.64 万元和 6,365.80 万元,占到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 IP 授权业务销售收入比例的 100.00%、 97.94%和 92.56%,公司 A 采购寒武纪 IP 的情况对于公司该类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从整个市场环境看,除了华为海思选择自研终端智能芯片外,英伟达、英特尔、高通、联发科等企业早已对智能芯片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或并购,甚至集成电路行业 IP 巨头 ARM 也开始逐步进入终端智能处理器 IP 授权市场,寒武纪所处的处理器 IP 授权业务的潜在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首个龙头企业,成立短短四年时间,经历6轮融资,同时叠加创始人“少年天才”经历,寒武纪的科创板上市征途引来各界诸多关注。对此,寒武纪阐述:Google TPU 和寒武纪智能芯片的不同点是:在处理器架构上采用了不同的路线。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钱玉娟 陈奇杰 曾经的“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在2023年经历了一场股价的过山车。2023年初,由ChatGPT而引爆的生成式AI浪潮给寒武纪带来了新的机遇,寒武纪股价从年初54元/股左右一路上涨,于4月份曾达到271.47元/股高点。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于惠如5月7日晚间,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交出了对上交所首轮审核问询的答卷。经济观察网记者梳理发现,寒武纪的这份答卷涵盖发行人股权结构、业务、核心技术、财务信息、风险揭示及其他事项等6个方面的问题。
6月2日,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33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同意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寒武纪研发投入分别为2986.19万元、2.40亿元、5.43亿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380.73%、205.18%、122.32%。
日前,科创板上市委第33次审议会议公告显示,寒武纪将于6月2日正式上会。就在20天前,该公司刚向上交所的首轮“灵魂拷问”交出长达220页的答卷,其中针对大客户难以替代、自有资金充足仍要上市募资、与关联方存重大交易等问题的回复,让其IPO征程笼罩在疑云之中。上交所“逼问”下承认。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ompass Intelligence在2018年发布的AI Chipset Index TOP24 榜单,在AI芯片领域英伟达高居全球第一,华为海思排名12位,寒武纪则位列第23位。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吴凡)讯,5月7日晚间,AI芯片公司寒武纪交出了对上交所审核中心的首轮问询答卷。招股书显示,寒武纪目前主营业务为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以及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三大业务线,报告期内,公司IP授权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
6月23日晚间,证监会同意寒武纪科创板IPO注册,之后公司及其承销商将与上交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观察,寒武纪从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至拿到注册批文,共历时8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