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只有一米六的陈添裕背着身材高大的"杨先生"只顾往前飞奔,没有路就用身体硬生生辟出一条路来。腿脚被石块割裂了,早已经没了知觉,脸也被野生的荆棘滑得渗出来了血,但陈添裕像是一个失去了感觉的人,全然不顾地向前冲刺着。
1953年国庆前夕,身在福建省永定县牛牯扑村的普通农民陈添裕接到了一份来自北京的专电邀请,邀请内容概括下来就是7个字:请你来北京观礼。邀请人是毛泽东。这件事,在牛牯扑、甚至在永定县,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个种地的农民,为何能受到主席的亲自邀请?
众所周知,从革命中一路走来,中国的红色队伍之成功和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正确指导有着重要的关系。而毛主席取得的成就和胜利,与一路上无数人的鼎力相助也脱不开干系,在长达几十年的战争、斗争中,许多原本身份低微的人都曾在某一关键时刻献上自己的力量。
1929年6月的红四军七大上,毛主席辞去了前委书记的职务,此后,他开始到闽西地区一边考察一边工作,这个时候,主席不幸患上了疟疾,经过一些领导的商量,他们决定送主席到永定金丰大山天子岽牛牯扑养病,当时粟裕就带领一个连,负责保卫毛主席,这是粟裕与毛主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毛主席来到牛牯扑后化名杨主任,居住在了老乡陈添裕的家里,陈添裕祖辈是农民,后来红军来了以后,他参加了革命,加入了赤卫队,对党和组织一直都很忠心,经过诸多考验,最终上级决定将毛主席安置在陈添裕的家里,陈添裕不知道杨主任是什么人,但是他们一家对杨主任都很照顾。
粟裕是毛主席的爱将,两人最初的交流,是在1929年,当时毛主席在红四军七大上落选,他黯然离开了红四军,到闽西上杭等地进行调查研究,为了保障主席的安全,前委派了一个警卫连前来守卫主席,这个警卫连连长,就是粟裕。
1929年8月21日,毛泽东携贺子珍在粟裕率警卫连的护送下,第二次来到闽西永定。毛泽东化名杨子任,住在牛牯扑村的一处竹寮里,他一边治疗疟疾,一边指导永定的土地革命工作,毛泽东深入乡村,调查研究,访问贫困户,每日走村串户,做了大量细致的基层工作。
这座山,绵延几十公里,重峦叠嶂,地形险要,群峰耸立,境内有天子岽、贵人岽、九九岽、东华山等山峰,是闽西革命历史上共产党人活动的重要据点,涌现近千名革命英烈,涌现75个革命基点村,被誉为“闽西的小井冈”。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53年国庆前夕,毛主席特意致电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拜托他寻找一位牛牯扑村的普通农民,邀请他到天安门阅兵观礼。这位农民叫做陈添裕,曾是一名赤卫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