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1日至6日,“源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石三十品新探”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中国美术报》为此推出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石书法系列赏析,与读者共赏。
国博珍贵拓片毛公鼎全形拓片西周早期厚趠方鼎西周早期 扬方鼎西周早期 征人鼎西周中晚期 噩侯御方鼎西周晚期 毛公鼎西周晚期 小子鼎殷 小子簋西周早期 仲簋西周早期 天亡簋西周中期 己(纪)侯簋西周中期 录作辛公簋西周晚期 颂簋盖西周晚期 君夫簋西周晚期 函皇父簋西周晚期 师害簋西周
吴《天发神讖碑》是我国古代碑刻中的奇品宋代即断为三截至清嘉庆十年(1805)因尊经阁刷印《玉海》不戒于火与书版同遭焚毁因此原石拓本稀少而翻刻颇多此碑书法称奇异托名皇象、苏建,皆无实据以隶法写篆字方笔厚重,如折古刀收笔出尖似倒韭成为独树一帜的天发体对后世影响很大嘉树堂藏善本《天发神
本期共选取了14件展品,其中秦汉部分的展品多以度量衡器铭文拓本及碑刻拓本的形式存在,量、权、诏版、新莽权衡器皆富,另有六舟手拓、赵之谦审定第一次铁束后《琅琊台刻石拓本》,早期《司徒袁安碑拓本》,顾大昌、张伯英旧藏题《祀三公山碑拓本》,另有《汉篆集粹》将汉代篆书名品汇于一册,书风灵动,独具一格。
虎旗龙舰顺长风,坐引全吴入掌中。孙皓小儿何足取,便令千载笑争功。这是唐代吕温的名诗《晋王龙骧墓》,记录了晋初名将王濬(曾任龙骧将军,故称王龙骧)率水军沿长江直下,消灭吴国事。诗人称吴末帝孙皓为“小儿”,颇有不屑意。孙皓是亡国之君,在后人眼中,一直呈现为暴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