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每年9月在各幼儿园门口,小朋友涕泪横流、大哭滚地、抱着家长大腿不肯入园的场景比比皆是。日前,在由广州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共同打造,“羊城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创新团队项目”支持的广州市家庭科学育儿第一课上,资深幼儿园教师与儿童心理专家都表示,以上是新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的正常反应。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祝姚玲“妈妈,妈妈,我要我的妈妈,求你别走。”“不要不要,我不要上学,我要妈妈!”寒假结束了,分离也来了,不少孩子情绪低落,甚至哭得撕心裂肺、趴在地上,为的就是不要和最亲的人分离。
又到一年开学季幼儿园门前不免又在上演一场场“生死离别”的剧目:有的父母与孩子一同哭得撕心裂肺;有的父母则“狠心”转身离去,不敢回头。幼儿成长道路中需要从家庭到社会进行过渡,这时期的幼儿由于生活发生改变,有半数以上会出现分离焦虑的心理问题。01什么是分离焦虑?
宝宝出生5、6个月后,分离焦虑就开始出现。到10个月至1岁时,症状达到高峰,然后持续到1岁半。 首先,在宝宝吃饱睡觉后离开: 如果妈妈需要外出,一定要在宝宝吃饱睡觉后离开,因为当宝宝累了、饿了或生病时,分离焦虑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