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者、表现主义文学先驱——弗朗茨·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卡夫卡生前寂寂无名,死后因幽邃犀利、荒谬洞彻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坛斩获巨大声誉,被荒诞派等众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奉为鼻祖。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2024年6月3日是弗朗茨·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作家,6月1日,译林出版社联合上海图书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了题为“卡夫卡:百年经典与永恒困境”的特别活动。
“如果从1924年布洛德在《世界舞台》周刊首次公开卡夫卡的‘焚稿遗嘱’算起,那今年也是卡夫卡学术百年”,这是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赵山奎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的一种观点。“卡夫卡学术”并不比卡夫卡的文字本身争议更少。
2014年《文学之路》年会在维也纳举办,作为参会的中国学者,我们获准参观卡夫卡去世的房间,记得那是离维也纳十来公里远的一个公寓,那是一个非常朴素、简陋的屋子,但给人感触特别深,除了对作家的景仰,也感觉非常苍凉,当时这种感受难以言表,当时在场的人都特别安静,包括回程路上也都很安静,这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我感觉到离卡夫卡这个人很近。
7月3日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诞辰140周年纪念日。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卡夫卡热,作家们纷纷模仿借鉴卡夫卡的创作手法,新闻出版界也掀起了译介卡夫卡的热潮。
卡夫卡精二立绘一、卡夫卡新增五星特种干员,卡夫卡。从她的上岛时的自我介绍片段中,就能看出这个干员并不简单:“找卡夫卡有什么事吗……喂,不要当着这么多人说出来啊。当我是个普通的园艺师就好啦。”这句话所隐藏的意思是:她身份神秘或是有着另一重身份,不方便被所有人知晓。
作为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三台开幕演出的首场,“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大型户外交响音乐会”10月14日晚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喷水池广场上演。上海的秋夜微凉如水,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旋律也似流水般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喷泉广场上流淌。
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生前没有获得广泛关注,生后却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他的作品最初被发掘、出版,离不开传奇出版人库尔特·沃尔夫。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历史非虚构作品《衬纸:关于书籍、战争、逃亡与故乡的家族故事》,就对这段出版人与作家的缘分做了一番“揭秘”。
6月,单向空间联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新青年剧团,邀请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任卫东教授,以及独立剧场导演李建军和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副教授丁君君,在单向空间·大悦城店举办了线下沙龙,在卡夫卡诞辰 140 周年之际,当打工人在 AI 时代醒来,我们今天如何阅读、观看与理解卡夫卡。
#明日方舟#五星快速复活系特种干员,卡夫卡,她的原型是“寒鸦”,考据传送门:明日方舟:“卡夫卡”原型和元素考据,寒鸦、孤独与双头鸦 。今天我们来详细测评一下她的强度,后文中会分成五个版块:面板数据、天赋、技能单独解析(2)、基建与综合评价,大家可以根据索引直接去查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