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宋宣和遗事》到《水浒传》,近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梁山好汉为招安还差点闹出人命。是否接受招安,什么时候招安,以什么条件招安,武松李逵宋江都没拿出可行的方案,只有鲁智深以大智慧指出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我并不反对招安,但是从目前的形势看,你这种招安方式弊多利少,还是稳妥一点为好——不招安我也有地方“寻趁”。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小王加薪编辑|小王加薪前言那一年,梁山泊已经平定,宋江和吴用等人也得到官府的赦免,活捉方腊后,宋江又劝说鲁智深也能留在朝廷。
中国的四大名著均出自这个时期,而其中有一本小说描写了各路英雄的豪情壮志,这本书正是《水浒传》。《水浒传》是一本描写各种英雄好汉的小说,写了宋江一干人等聚义梁山,这一百零八人结为异姓兄弟,后来被朝廷招安讨伐逆贼,在班师回京的时候就已经伤亡惨重,最后因为朝中逆贼作祟导致梁山众人不是失踪就是死亡,这些英雄豪杰的故事正式落下了帷幕。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在我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当中,真真正正能够称之为是英雄的,恐怕只有林冲,武松和鲁智深三人。这三人都嫉恶如仇,痛恨朝廷,坚决反对招安。并且在整个《水浒传》当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完整整的诠释着自己的想法。
梁山上的好汉,大多是犯罪之人,如吴用、公孙胜等人,是抢劫了生辰纲后,被迫逃到梁山避祸的,武松、宋江、林冲、鲁智深、李逵、石秀等人,是背了人命官司后,才上梁山反抗朝廷的,其他的诸如王英、周通等土匪出身的好汉,自古就是朝廷征剿的对象,他们是为了自保,才前往梁山的,关胜、秦明、呼延灼等将领,也因降贼成了朝廷要犯,这些人希望通过招安洗白自己。
水浒传中,梁山108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朝廷招安,摇身一变,成为官军,奉旨四处征讨,破大辽,平田虎,灭王庆,都毫发无伤,但是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损兵折将,战死多达七成,在剿灭方腊后,梁山正副将加起来,只剩36人,然而,回京受封的梁山好汉只有27人,剩下的9人都干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