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是中国古代地理名称,特是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云州等地的北方十六个州,分别是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等州,这是北宋一朝从皇帝、宰相、文人武将到走卒贩夫,都梦想收复的地区。
公元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保准自己的地位,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乞求增援,并许诺在自己成功坐上皇帝以后,愿意将山西、河北北部以及北京、天津一带的燕云十六州全部割让给了契丹。那么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对于今后的中原王朝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历史上,丢城失地的时候不少,但除了海参崴和江东六十四屯割让给国人造成的沉痛记忆外,就数后晋皇帝石敬瑭送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留给中原王朝和汉民族的印象深刻了,直至如今,还时常被提起,因此,为了使大家进一步熟悉这段历史,弄清燕云十六州丢失的经过和原委,今天我简要做一介绍,请大家多多
后唐清泰元年,明宗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起兵,将继位不到半年的明宗之子、闵帝李从厚废弑,李从珂自立为帝,即后唐末帝。有一次,石敬瑭的妻子入朝庆贺,到了辞别时,李从珂竟对她说:“你这么急着回去,是要与老石造反吧!”
辽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简称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209年。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定国号为“契丹”,此后国号在“辽”、“契丹”中进行过数次变更。
在中国的历史中,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区域在北宋以前,一直被控制在北边或西边的草原地带,因此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王朝在争夺生存权时一直处于下风,强如匈奴、西突厥也无不最终臣服于汉、隋、唐三个中原王朝,只是到了五代时后晋儿皇帝石敬瑭为了与其他政权抗衡,向契丹称臣,石敬瑭虽然比耶律德光年长十岁却称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公元938,石敬瑭把占据北方险要之地的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燕云大手一挥。粮食库里面的粮食,全都被燕云收到了储物空间里面。储物空间无限大,无论多少都能装得下。粮食消失。偌大的粮库顿时一干二净,连个粮食渣子都没有剩下。在储物空间上面显示出粮食的重量——8亿吨!8亿吨??嘶!燕云倒吸口冷气。数量已经非常多了!!
为充分发挥成都市大邑县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校际结对帮扶工作,助力松潘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1月11日至13日,成都市大邑县潘家街小学、子龙街小学、上安学校、蔡场小学等学校纷纷走进松潘县,开展结对共建共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