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刘望山报道】一块白布、一卷白线、些许染料,经手工艺人一番飞针走线、匠心浸染,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蓝底白花。10月24日,2020澜湄万里行来到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参观位于喜洲古镇的白族扎染艺术博物馆,感受扎染这一中国国家级非遗的文化魅力。
大理旅游,或亲子或情侣或三五好友,都可以去白族扎染体验馆,美美地体验一次白族扎染的美妙旅程。白族扎染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
↑10月26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扎染技艺传承人在晾晒扎染成品。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是一项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其工序包括印花、扎花、脱浆、染色、漂洗、拆花、晾晒等,其中扎花、浸染最为关键。扎染使用植物染料染色,以蓝白两色为主,色彩鲜艳,不易褪色。
云南白族扎染手艺人正在织布。资料照片云南白族扎染纹样。资料照片云南白族扎染手艺人在晾晒扎染布料。资料照片云南大理喜洲镇儿童在扎染坊外游戏。杨继培摄【山河遗珍】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
在誉有“中国白族扎染之乡”美称的大理周城村,“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的民族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吸引着游客们前来参观、体验白族扎染。在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的扎染坊内,游客们在白族奶奶的指导下,按照布料上的图案一针一线绞扎、浸染,体验在方巾、围巾、帽子等服饰上染出好看的花纹。
中新网大理8月1日电 (记者 韩帅南 胡远航)正值暑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迎来大批海内外游客。在一栋栋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中,游客们饶有兴致地聆听白族扎染历史文化,亲身体验扎染技艺。“非遗+旅游”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热点。图为游客参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
#网谈天下#寻美云南#发现云南之美(昆明)#高原明珠绿美春城白族扎染技艺,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族扎染技艺,云南省大理市地方传统纺织品染色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扎染古称“绞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
转载自原文作者:新生万物大型非遗焕新纪实节目《新生万物》第二期节目中,发起人杨澜将与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以及两组新锐设计师——亚洲知名设计组合1983ASIA MUA混沌亚宙主理人苏素、杨松耀;独立设计师、色彩专家、艺术家支晨,共同穿过著名的茶马古道,来到“民族扎染之乡”——
两岸媒体人白族扎染体验 航拍素材来源:航拍师任昱哲华夏经纬网讯:(图/文 邱梦颖)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12日,参加“感受七彩云南· 探秘南国星都”的20多名两岸新媒体人来到“风花雪月”的大理。“一直对大理充满向往,果然是我心中最理想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