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些脍炙人口的词作,都出自我国南宋时期英雄豪杰式的人物辛弃疾笔下。他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文武双全的奇才,素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美誉。
这么一个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的豪放派词人,其书法在我们的想象中一定是风樯阵马,快意人生的风格,然我们的想象错了,从他存世的墨迹《去国帖》来欣赏他的书法,会发现竟是这般沉稳俊秀。细节放大,你能体会到这笔墨中的方正挺拔之气——弃疾自秋初去國,悠忽見冬,詹詠之誠,朝夕不替。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落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忌用替代字”,不推崇用典过多,太多的典故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隔雾看花”之恨。诗词用典过多难免掉书袋,反倒不如白居易“老妪能解”。然而,辛弃疾词的用典,却不同于流俗,绝不是典故的堆砌,反倒是以古讽今,借古抒怀,贴切工整。
编辑不易,喜欢就点赞“关注”贺新郎——辛弃疾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要问辛弃疾为何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辛弃疾是英勇善战的抗金猛将,更是南宋豪放派大词人。他的此题比较广,令人敬佩的还要数那些高格调的大气悲壮的作品。所以今天这里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写尽悲壮之情的豪放派名篇:《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辛弃疾人生最后的岁月中,隐居在江西上饶的铅山。暮年时曾替堂弟茂嘉填过一首送别词,因此名为《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全诗打破了词作常用的写法,不用上、下阙。连用了五个历史典故,以三女二男,五位历史名人事迹,来表达远离故国,杜鹃泣血似的长天遗恨。读来闻之,泪流满襟。
1944年8月9日生,1963年1月入伍。《由大院的杜鹃鸟想到的》钮鲁生2023年书法作品欣赏。我们大院过去常见的鸟是麻雀、喜鹊、灰喜鹊、乌鸦,近几年不知不觉出现了杜鹃,而且由几只发展成几对,现在大概有十几对之多了吧。
高中的时候接触到这个词,最先看到的是中间的那一句“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不自主想起荆轲和李陵……然后又去看了整首词,说不出来什么,但是感觉豪气顿增,又有些许凄凉,想请教一下这首词该如何品读,如何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