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十四年的一声令下,他们离开富饶的江南,来到西南边陲的云贵高原,戍守边地,建立家园。 600年沧桑岁月里,他们乡音未改,服饰未变,在漫长的岁月中生生不息、如缕不绝,与当地各民族水乳交融,形成了“活化石”般的屯堡文化。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
位于黔东南州锦屏县的隆里古城,是明代“亦兵亦农”的军事堡垒。图为从青阳门外俯瞰隆里古城,依稀可见当时隆里规模之大。杨爽 摄随着岁月变迁,屯堡美食以自身饮食特色,逐渐影响了省内其他地区的烹饪方式,成为贵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屯堡孃孃泡制茶饮。
来源:【安顺日报-掌上安顺】地缘屯堡:经略黔中掌先机 山川形胜贵地利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父子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北边重修长城,一件是在南边建贵州、设屯堡。贵州作为因实施国家战略诞生的省份,拥有稳边控边的重要职责。
陈隽逸开栏的话在贵州这片热土上,孕育发展了以遵义会议精神为代表的厚重红色文化、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点的多彩民族文化、以阳明文化为精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屯堡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绽放出“文化千岛”的独特魅力,打造了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沈长志天龙村,位于安顺市平坝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屯堡村落。这里人口多来源于中原地区和江南一带,系明初“调北征南”军屯户的后裔。直至今日,当地居民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口音、饮食习惯和服饰风格。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朱元璋建立明王朝。
来源:【安顺日报-掌上安顺】屯堡木雕:入木三分“刻”性情屯堡木雕,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主题以雕刻屯堡地戏面具为主,风格或古朴、或怪诞、或粗犷、或神秘。地戏演出时,木雕面具是一台大戏的主角!木雕面具面具用白杨木进行雕刻,质地细腻紧密。
屯堡纪事高洪波我很意外地接受了贵州省作协的一个任务,采访安顺的屯堡。之所以对屯堡感兴趣,源于两件事。一是在2008年11月借颁发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机会,我首次走访了一个屯堡——位于安顺市的天龙镇,有六百年的悠久历史。
从贵州安顺屯堡到南京中华门,相隔1500多公里,但安顺屯堡人与南京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故事还得从明朝说起,屯堡人就是600多年前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迁往贵州的明屯军的后代。中华门就是明屯军“调北征南”出发的地方,更是贵州安顺屯堡人乡愁的源头。
这是一座座连户成片的“石头城堡”,这里有一出出粗犷自然的古朴戏剧,这里还居住着一群群身着宽衣大袖的“屯堡孃孃”……在今天的贵州,还有这片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的所在。六百多年前,明朝军队赴云南平边后,在被称为“黔之腹,滇之喉”的贵州安顺屯军屯田、建城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