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新闻,深圳一名八岁男童轩轩平常喜欢挖鼻孔,虽然家长对他多次教导,但轩轩仍不改坏习惯,直到轩轩的鼻子里长了包,并发了高烧,到医院紧急救治之后才发现,轩轩的鼻孔已经引起了海绵体的炎症与颅内感染,最后确诊为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湖南长沙,爷爷三年前体检查出患有肺结核,因未规范治疗,共同生活的1岁半孙女,近日开始出现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医生检查后得出,孩子可能是被爷爷传染,患上了结核性脑膜炎,目前正在接受治疗。医生提醒,家中有肺结核患者,需分开生活,饮食上提倡使用公筷等。
(通讯员 陈志红)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导致的脑脊膜炎的疾病,常称“流脑”,具有季节性及传染性,冬春季节高发。流脑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其病死率高(超过10%)。流脑预后不良,将严重影响生活。
1987年,成千上万的人 聚集在沙特阿拉伯,参加一年一度的麦加朝圣。 但本是一场宗教仪式的朝圣,却导致了一场健康危机。仅在朝圣后的几天, 就有超过2000起脑膜炎病例暴发, 并扩散到整个沙特阿拉伯和世界其他地区。
研究表明,这种病毒很可能起源于蝙蝠,但是通过一种尚未辨识的动物“跳”到人类身上的,这种动物充当了蝙蝠与人类之间的桥梁。2、天花科学家认为,导致皮肤损伤的天花病毒大约3000年前在印度或埃及出现,然后席卷全球。世卫组织称,三分之一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死亡,另有一些人留疤和失明。天花在
7月1日,青海西宁市一名市民发布视频,称其正在湟中区第一中学读初二的孩子小严因罹患脑膜炎去世。据其展示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开具的微生物检验报告单,小严感染了脑膜炎奈瑟菌,另一张同样由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开具的凝血检验报告单则显示,小严的相关指标均与正常值相差较大。
每年10月5日,全球的目光都在聚焦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议题——脑膜炎。自2011年起,脑膜炎组织联盟已经连续13年发起了世界脑膜炎日,旨在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流脑的认知。尽管近年来公众意识逐步提升,但流脑的威胁依旧严峻。
(通讯员:赵贇)三月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此时既是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也是流行性脑膜炎高发时期。在目前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流行性脑膜炎病死率排序前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