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万户比上年增加2.8万户较“十二五”末增加4.25倍保持全国第一这几年,安徽粮食产量稳定站在800亿斤台阶上,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支日益壮大的新型经营主体队伍,尤其是家庭农场主,成为适度规模和科学种田的主力军之一。机械化作业,是家庭农场主的主要生产方式。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1月28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合肥开幕,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国英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安徽“十三五”发展情况。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安徽有多项工作位列全国第一。
大皖新闻讯2月18日上午,新春上班第一天,安徽省委、省政府便召开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足以看出安徽大抓营商环境的决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安徽锚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贯通发力,接续实施我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行动。
1月18日上午,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末,全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8%,贷款增速连续13个月位列全国第一,全年贷款新增1.06万亿元,年增量首次破万亿元。
01皖产创新产品助力战“疫”不知不觉,皖产创新产品,正在成为安徽沟通世界的新工具和新名片。今年,面对语言沟通问题带来的防疫困难,深圳福田区香蜜湖街道办的社区人员手持讯飞翻译机3.0,逐一跟辖区内的外籍人员进行防疫排查与政策说明,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隔离期。“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在
新安晚报 8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安徽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科技创新专场获悉,十年来,安徽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2021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由十年前的第15位上升至第8位,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1、安徽拿下“五个单项”全国第一1月17日,2024年安徽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在合肥举行。2023年,全省商务经济“五大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五个单项”斩获全国第一,“七大指标”跃升全国前十。“五大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预计突破2.3万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
央广网合肥1月17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挖掘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标配”,是反映基础设施建设、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变化的风向标。近日,“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发布了最新相关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为58.57%。
来源:安徽财经网安徽财经网讯: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安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其中,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榜”入选数均位居全国第一。
10月19日,记者从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系列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近年来,安徽立足人工智能产业“双招双引”,聚焦打通科技创新策源地与新兴产业聚集地之间的链接,以创新求突破、以应用促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新安晚报 3月5日雷锋日即将到来,记者联系到了多位由中央文明办评选出的安徽地区的“中国好人”,他们有的刚刚进行了无偿献血,有的正在志愿服务现场,有的在为即将开展的志愿活动做准备,有的正在一线工作岗位上…
1、2297公里,安徽高铁里程中国第一2020年已接近尾声,年内已有合杭高铁、连镇高铁、郑太高铁等多条新线路相继开通。截止2020年12月底,高铁里程目前排前十位的省份是:安徽、广东、辽宁、江苏、山东、江西、福建、湖南、河南和广西。
6月15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包括787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迄今为止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对象是开设学校数量不少于4所的专业,共计598个。
1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十三五”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 “十三五”以来,我省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凸显了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来源:农民日报 近年来,安徽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将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摆在重要位置,将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强化制度保障,完善管理方式,更多资金流向使用绩效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地区和领域。安徽省累计争取2023年度中央财政粮油生产保障等资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