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普中国( ID:Science_China)过年,很多人都会约上三五好友相聚畅饮。但你知道吗?喝酒其实也有很多讲究。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头孢就酒,说走就走?到底是真是假?新闻截图“头孢就酒”确实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危害生命健康。
但交朋结友、工作应酬又推脱不了,特别是夏天,啤酒就着烤串,一顿觥筹交错之后,却有可能酿成大祸。双硫仑样反应是指服用一些药物尤其是头孢类抗生素后,如果之后再摄入含酒精的饮品、食物或者药物,甚至通过皮肤接触吸收酒精,都会导致体内乙醛蓄积,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的不适反应,比如面部潮红、头痛、胸闷、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呈正相关。
一旦患上感冒想要及时康复并非吃抗感冒药越多越好,这个道理家住江苏南京某小区的王女士感触最深。前几日高温天气,王女士晚上休息时开足了空调。没想到第二天清晨起床,感觉浑身酸痛,不仅流鼻涕,而且发烧迷糊,幸好家里备着吴太感康,王女士赶紧服用了一粒。
酒为百药之长,因为酒精是良好的溶剂,药可借酒势发挥效力,市面上就有了各类中药和酒泡制而成的药酒。但是,酒和某些药可是“冤家”,比如,有句流传很广泛的俗语就说了,“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药和酒同时进入身体,到底会怎么样呢?
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季或是在寒冷的冬季,对大多数人而言,感冒几乎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可是一旦感冒,最让人烦恼的则是其伴随而来的不同程度上的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发热、肌肉酸痛等,让人应接不暇又无可奈何。与此同时,吃药就成了我们治疗感冒最为普通和普遍的治疗方法。
有句俗话:“吃药不忌口,忙坏大夫手。”这句俗语就是在提醒我们,在生病吃药的时候可不能因为一时的口腹之欲而犯下大错。现在时不时会在新闻里看到吃药后喝酒出现问题,其实不光喝酒,很多食物和药物之间都会产生冲突,或影响药物吸收,或破坏药物结构,有的还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误区1:多吃几种感冒药效果更好当受到鼻塞、头痛、发烧等感冒症状折磨时,为了快速消除这些恼人的症状,不少患者甚至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以求快点达到效果。实际上,要缓解症状重要的是对症,而不是盲目加大药物的量。
有句话是老生常谈了:“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但总有人置若罔闻。上个月某院急诊收入一位年轻患者,在ICU抢救了一整夜后,他终于脱离危险。醒来后自述吃感冒药后参加了一个饭局,并在饭局上喝了些酒。饭局快结束时,他感到非常不适,胸闷气短,之后竟当场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