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经络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为原穴。合谷穴别名虎口,因其取穴位置简便及治疗功效广泛,又被称为“万能穴”。合,汇合,聚集也;谷,山谷,两山之间的空隙处也。本穴位于拇指、食指之间,形似山谷,为经水汇聚之处。
“合谷穴”在临床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治疗面瘫和牙痛有着显著的疗效。“合谷穴”作为手掌部腧穴,却可远治头面口之疾,是由于大肠经支脉循行至面部,入下齿,交人中的缘故,这正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体现,按揉时哪边牙疼就按摩哪边的“合谷穴”。
在全身数百个穴位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广泛,具有全身的治疗作用,是人体一个随身携带的大药箱。另,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土穴,是治疗皮肤病的特效穴,《备急千金要方》:“举体痛痒如虫,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
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个穴位,尤其是咱们中老年人啊,建议一定要认真学习,这个穴位呢,就是合谷穴,没事就自己揉揉按按,用好了调理脾胃,让身体更健康呢!合谷穴位于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虎口的凹陷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为原穴。从中医上来讲,按摩合谷穴有镇静止痛,调理脾胃,清热解表等作用。
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的解释,其本意是指大肠经的气血汇集在这个地方形成的水湿风气场,而经络学也认为,合谷穴在我们手背的掌骨之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处,气血会在这里汇集,而且食指和拇指之间就像是两座高山,而两山之间便是山谷,故得此名。
合谷穴也称为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经常按压,可以作为胃肠疾病、头面部疾病的补充治疗方式 。因为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交接,又因为它们是同名经,二者“同气相求”,因此刺激合谷穴能调经气,对于调理胃腑和胃肠道方面的疾病有显著效果,比如胃痛、呕吐、便秘、呃逆、腹泻等等;
这个穴位,称它为天下第一穴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几乎所有的病都可以用这一个穴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治疗,但是如果按摩或针灸的方法不当会大打折扣的。这个穴位就是合谷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您知道吗每个人随身携带着一个大药箱它善治五官,退热有良效它是身体上的“止痛片”还是手边的“肠胃神药”一起来了解这个神奇的穴位吧!▼▼▼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因其位置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拇指、食指像两座山,中间似一山谷,故此得名。
《素问》中有言:"百病生于气也!" 人体的气对人的生命起支撑和调控的作用,如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分别叫作营气和卫气;充养脏腑生理作用的气叫作脏腑之气,如胃气、肺气、肾气、肝气等。换句话说,我们的五脏六腑都有气,它们之间通过经络连接,气的走向如果逆乱就会生病。
曲池穴、合谷穴是调节人体血压的简便易操作的两腧穴,二者都属于阳明经,具有行气活血之功。按揉这两个穴位,能对人体循环系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那么,如何定位这两个穴位?按摩到什么程度才算有效?一起听听许医生为我们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