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7日讯 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黑嘴鸥成群盘旋,叫声此起彼伏。地面上,在一簇一簇,稀疏分布的碱蓬草丛里,黑嘴鸥们的巢已经完工。碱蓬草粗壮的根为黑嘴鸥做窝提供了天然的便利,较为茂密的枝干为黑嘴鸥遮风挡雨。
初春,万物被阳光唤醒,各种鸟类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觅食、繁育,处处勃发着春的气息。最近,很多去东营动物园的游客都注意到:鸟网上方的支柱顶端上多了个大鸟巢。住在里面的居然是两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9月17日下午,伴着微凉的秋风,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鹳湖湿地自然体验区。放眼望去,岸边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荻。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驻足体验区,在高饱和度的绿植中,点缀朦胧的紫荻花,美不胜收。
【留住乡愁】作者:李海培(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俗话说,家要有间房,人要有张床,鸟要有个窝,畜要有个圈。在家乡的山野上、小河边、村庄里、树林间,只要留心观察,到处都有形状各异的鸟巢。这是鸟儿们精心营造的“安乐窝”,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哺育幼鸟。
记者 夏侯凤超 初夏时节,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微风和畅,空气爽朗。行走其中,比人更惬意的,是大自然里一群特殊的客人——东方白鹳。东方白鹳有“鸟界大熊猫”之称。而在山东这片最年轻的土地上,这座曾经因石油而闻名的城市,东方白鹳在这里有了新的栖息天堂。
核心阅读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众多珍稀鸟类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为进一步提升湿地修复和保护水平,当地实施生态补水、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等措施,努力为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探索更多路径。九曲黄河绵延万里,从山东东营入海。
中国日报7月25日电(记者 李梦涵)近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2024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在山东举行。记者乘坐在缓缓行驶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巴车上,沿途美景尽收眼底。路两边,高耸的芦苇在湿地中挺立,广袤的湿地倒映着碧蓝的天空和飘浮的白云。
(点击背景音乐阅读体验感更佳哦~)说起山东热情好客是出了圈的但你知道吗在对待动物这件事上山东人细腻又温柔用爱与智慧将它们留住展现了“好客山东”的另一种答案如今,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在山东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它们用鸣叫欢歌、用脚印投票印证了“好客山东”果然名不虚传斑海豹·烟台长岛斑海豹
新华社济南6月27日电 题:记者手记:大河之洲的生态跃变新华社记者唐健辉夏至刚过,汽车行驶在我国山东半岛北部的东营市。午后阳光充足,车窗两侧的湿地和滩涂深浅交织、错落有致,宛如一幅油画。几只黑嘴鸥和东方白鹳偶尔飞过,像跃动的精灵点缀其间。
针对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水文连通为中心,疏通被阻塞潮沟76千米,着力恢复黄河与湿地、海洋的交流,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等措施,修复激活湿地水生态,开展了原生生物恢复。近三年,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总量突破5.
秋日的黄河口芦花飞雪,鸟类蹁跹。10月14日是今年第二个“世界候鸟日”,在这个候鸟秋季迁徙的时节,山东东营陆续迎来南迁过冬的“鸟界国宝”——东方白鹳。“110千伏城南线48号塔无缺陷,线路通道无隐患。塔上发现一对成年东方白鹳,建议做好跟踪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