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又叫幽云十六州,指中国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我们都知道,五代十国之后,幽云十六州便掌握在契丹人手里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宋朝一共发动了三次战争,但始终未能如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大宋朝廷发起了第一次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
在中国的历史中,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区域在北宋以前,一直被控制在北边或西边的草原地带,因此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王朝在争夺生存权时一直处于下风,强如匈奴、西突厥也无不最终臣服于汉、隋、唐三个中原王朝,只是到了五代时后晋儿皇帝石敬瑭为了与其他政权抗衡,向契丹称臣,石敬瑭虽然比耶律德光年长十岁却称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公元938,石敬瑭把占据北方险要之地的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燕云地区自古以来就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幽州北面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长城一线,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古语有云,"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岭中有五关,居庸可以行大车,通转饷,松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止能通人,
一、燕云十六州的前世今生与其重要作用1、地理位置及历代作用燕云十六州在五代十国时期是后晋的的管辖范围,现在主要包括了北京、天津的全部和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北部地区,也包括山西省大同等北部地区,打开地图可以看到,这些区域是明长城沿线,北方是辽阔的蒙古戈壁,南方便是富饶的华北平原,从后
导读: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则出兵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同时辽太宗耶律德光则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为“儿皇帝”,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作为交换条件,后晋天福三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从此燕云十六州纳入辽的版图,但是这却使得中原地
读过小说《杨家将》、《岳飞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北宋和南宋是遭受异族入侵、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的两个朝代,曾发生了杨业饮恨陈家谷、徽钦二帝被掠受辱、岳飞悲歌风波亭等让人伤痛的事件,每次说到这段历史,人们都会提到燕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在历史上这个名词很出名,燕云十六州作为中原领土,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幽州和云州包围中心的十六个州组成,即今北京、天津北部就是海河以北地区,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福建省或者河南省。
燕云十六州,是中国古代地理名称,特是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云州等地的北方十六个州,分别是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等州,这是北宋一朝从皇帝、宰相、文人武将到走卒贩夫,都梦想收复的地区。
先来说说燕云十六州,它的位置大致相当于北京、河北和山西一带。自古以来这些地方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边境天然的防御阵地。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当皇帝,便将燕云十六州作为交换条件来换取契丹的支持。在契丹的扶持下,石敬瑭当了皇帝,建立后唐。
古代的燕云十六州,指的是位于北方的幽州和云州之间的十六个州,全部面积大概在十几万平方公里,并且这些州县都集中于长城的南侧,是长城这条重要的保卫线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保护着中原的安稳,也隔绝着少数民族的侵扰,是一条保护线的同时,更是一条重要的隔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