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认知之中,蛇类吞食同类或者吞食毒蛇,一直都是游蛇科和眼镜蛇科的习性,而在蝰科毒蛇之中几乎没有吞食同类的习性,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美国的沼泽地区生活着这样一种毒蛇,它不仅喜欢吞食蛇类,而且喜欢吞食毒蛇,就连美国最大的毒蛇东部菱斑响尾蛇有时候也成为它的美餐,它就是食鱼蝮。
亚洲蝮属,隶属蝰科蝮亚科,它们体型短小,种类繁多,毒性强烈,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地,个别种类分布可达欧洲。至今发现亚洲蝮属总20种,其中我国分布15种。多图,大家一起来看蝮(图源网络,配图无误)1.
如果不是分布地域的局限性,它应该能够和短尾蝮蛇一较高下,这里指的并不是单纯种群数量,而是每年的咬伤人数,虽然毒性不强,一般不会造成致命性的伤害,但是简简单单的截肢还是能做到的,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这种因为地域局限所以几乎鲜为人知的剧毒蛇,中介蝮蛇。
在三江源地区发现这一蝮蛇新种后。经传统形态学比较、头骨CT三维重构和分子系统发育等多重研究,证实了这种蝮蛇并非文献中记载的“高原蝮”,而是一个未被描述过的新物种,最终,研究者依据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将其命名为“红斑高山蝮 Gloydius rubromaculatus Shi, Li and Liu, 2017”。
蛇类是令人畏惧的,毒蛇更加的令人害怕,但是蛇这种生物从古代时候就已经存在,在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有提到这么一种奇异的毒蛇,在古代时就非常的受到重视,这种毒蛇有着黑白交错的花纹,碰到的草木全都会枯萎而死,一旦被这种蛇咬了就必死无疑。
仲夏暖阳,莺飞草长,云卷云舒。公园散步、户外登山、自然探秘、野外垂钓、草地野餐……想起来就幸福感满满。但夏季同时也是蛇类活跃的季节,蛇类出没和伤人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有鉴于此,特整理一些我国常见的蛇类知识,希望各位看官看完以后能有所得益,对大家户外游玩或工作劳动时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