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南京7月30日电记者30日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为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江苏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目前13个设区市都完成提标,全省低保平均标准达每人每月771元,同比增长6.3%,惠及城乡低保对象46.01万户、79.92万人。
7月30日,《江苏新时空》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截至7月底,江苏13个设区市均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提标工作。从7月1日起,全省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77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惠及全省城乡低保对象46.01万户、79.92万人。
8月30日下午,江苏省民政厅召开了工作年中分析暨“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视频会议。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紧扣“六项民生实事”“八大行动”“七项改革”,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批事关低收入人口和“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的惠民举措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合力破除民政事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市政府办公室昨天印发通知,今年7月1日起,南通市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养育保障标准再提高。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负责人桑永旺介绍,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后,我市城乡低保将实现全市范围内统一,每人每月710元,在原来平均标准基础上增长6.6%。
评新君注意到,这场主题为“遵循新发展理念,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的工作会,前所未有地开到了乡镇一级,是近年来江苏召开的规模最大的视频会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来源丨评新而论撰稿丨高彦高涵图片丨江苏新闻 视觉中国编辑丨高涵 王鹏 圆圆
“江苏省民政工作交出‘高分答卷’,在全国民政综合评估中再获优秀等次。”1月31日,记者从全省民政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去年,江苏民政事业各项指标领跑全国,表现抢眼,也意味着全省200多万困难群众和千万民政服务对象有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在当前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低保依旧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国家无论是在推动农村农业改革发展过程中,还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之中,都需要低保来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所以在2021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纷纷上调低保补贴,通过低保补贴上涨来改善贫困群体以及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让他们能够更加放心地参与到国家的改革发展之中,当前低保补贴的上调也是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
记者5月7日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10项重点举措,保持民政领域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适度扩大兜底保障和福利政策覆盖范围,调整优化政策供给,提高保障质量水平,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回应老有颐养的新需求,为老年人解锁“苏适养老”新体验;建立常态化主动发现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守护特殊困难儿童健康成长;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127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