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演讲一向很具有煽动性,这次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也不例外。乍一听,觉得马云的演讲干货满满,说得十分有道理,仔细品一品,也是妇孺皆知的大道理,没啥新意。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马云确实敢说,说了好些人憋在肚子里已久的话。
文/杨国英《定风波》,是我最爱的宋词之一。词中,苏轼感慨“人生向来多风雨,何须哀叹且徐行”,独具浮华消逝后的人生况味。最近,马云应该也有这般人生况味。人生多风雨,其味如马云家乡的越中黄酒,酒性不烈,但味酸且苦。这两个月,以“外滩演讲”为临界点,马云和他的阿里,遭遇冰火两重天。
两天前,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先生发表了演讲。自谦是一个非专业人士探讨专业问题。从金融创新、监管、金融的本质等方面提出了颠覆传统的见解和看法。有格局、有深度、有新意。 第一,关于创新。马云先生提出,我们的创新不能只是拿来主义,填补国内空白,国外的一些做法不一定适合我们。
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的演讲引发网友们的热议,舆论上也有褒有贬,有战友问占豪看法,故上午认认真真听了视频。马云的演讲,内容听起来整体是很舒服的,因为他提到了很多现实痛点,也指向了现实问题,并为未来指出了一些方向,毫无疑问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占豪认为,我们对马云的演讲务必辩证地看。
今天,马云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外滩金融峰会。在演讲中,他反复谈及“面向未来”:“我们常说要和国际接轨,今天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怎么和未来接轨。世界期待一个真正为未来而思考的全新的金融体系,这种真正的创新一定会付出代价,我们这代人必须为未来担当!
昨日,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了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的演讲,呼吁面向未来思考,建立普惠的金融体系。《金融时报》称在中国,小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更愿意借钱给大企业是长期存在的矛盾,缺少了支持小微企业的"小溪小河",就会出现马云说的"涝的时候涝死,旱的时候旱死。
一个人老是说“外行话”,却总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变一个行业,只能说明,行业的边界和定义已经消失了。文 / 吴晓波本月中旬,我去了一趟四川的大凉山。在那里,攀钢投资300多亿元建了一座年产350万吨的大型钢厂西昌钢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