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熊杉杉 肖益芳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吴老师,平常说话多,用声频繁,日常需要大声和孩子们交流。她一直充满热情地工作,但也有了烦恼——声音经常嘶哑,长时间说话还会出现发音疲劳,偶有失声的情况。
嗓音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年龄、情绪、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状况等,也被称为人的“第二张面孔”。然而,每个人都有过声音嘶哑的经历,又是因何导致?本期《健康智慧屋》节目请到了松江区泗泾医院眼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吴光灿,为大家介绍声音嘶哑的诊治及预防。
方案1:买个小蜜蜂,得力的就行,小巧好用,我给家人买过,也是为了解决用嗓过度的问题。方案2:改坏习惯,比如说话音量过大,情绪与声音同时波动,情绪稳定性不好,这些其实很容易发现,并针对性注意就能立刻改善。
例如:某女,两个月前因为突然失声,前往医院检查发现声带小结,医生给予巴特日七味丸,清热散结胶囊,咽立爽口含滴丸,服用后减轻,后因为家中有事,用嗓过度,再次出现音哑,夜间干咳,稍微有点口渴,舌淡红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