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正式启动搬迁入住。作为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这里安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914户、超过18000人,计划在5月10日到14日,集中五天时间基本完成搬迁。
悬崖村的夜晚是最舒服的,不冷不热。听不到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只有虫鸣、鸟叫和流水。一天的拍摄结束后,我时常一个人找一块田埂坐下,抬头望着天空发呆。如果白天下过雨,晚上能看到星星。我在北京也这样看过星星,有时候我会想,这一片星空和我在北京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同一片?
回想一下,改革开放到如今已经有了三四十年那么久了,细想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不管是什么地方,都有不少的人在为每天的温饱而忧愁,当时的中产阶级不过是不愁温饱还有能吃得上肉罢了,直到如今,不愁温饱基本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而中产阶级也已经成为了有房有车的标配家庭。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2015年,17个县(市)中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深度贫困县,全州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8万户105.2万人、贫困村2072个,贫困发生率19.8%,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张守帅 张彧希5月25日-27日,央视推出《“悬崖村”扶贫纪事》,连续三集分别关注“出行难”“扶贫款使用”和如何精准“拔穷根”。报道中的“悬崖村”,位于凉山州昭觉县支尓莫乡,名叫阿土列尔村,海拔1600米。
海拔1600米的"悬崖村"悬崖村",获3亿投资后修钢梯,如今村民咋样了?在2016年,当地政府坚决表示要改善村民的条件,有人会质疑,为什么村民们不愿意搬走呢?在这里居住时间久了,村民对外界的认知有很有限,如果搬走,村民认为无法适应外面的社会。把走出大山的愿望寄托给孩子们。另外村民
2020年5月,昭觉县启动了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但悬崖村的27户非贫困户,因为不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没能搬出悬崖村,村民苏不惹就是其中之一。苏不惹有三个孩子,6岁的大女儿正在山下读幼儿园。尽管现在村里已经修了钢梯,比过去的藤梯稳固很多,但苏不惹还是不放心。
2016年4月27日,阿土列尔村的一个村民摔下了悬崖。这不是第一次发生类似的事。地处四川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七十余户彝族人家居住在这里,它的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