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在如今也是对付一些躲藏在掩体内目标的利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很多国家为了加强连排一级的火炮支援特别设计了一些小口径的轻型迫击炮,在二战爆发前的1934年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上台开始扩军备战,其小口径的轻型迫击炮作为连排一级的重要支援火力自然也是重点生产的对象,其产物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德国GrW 36型50毫米轻型迫击炮。
首先,迫击炮是一种曲射火力武器,所谓的曲射火力武器,所谓的曲射火力,是指利用高曲率抛射的方式,对目标进行进行打击的攻击方式,在冷兵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利用曲射的方式,利用弓箭对敌人进行杀伤,而攻城用的投石机,则更是一种典型的曲射武器。
前面介绍了法国法国布朗德M1927/31型81毫米迫击炮,作为81毫米迫击炮的开篇后的第二款81毫米迫击炮,今天来介绍一下纳粹德国在二战中装备最多、使用最频繁的经典迫击炮,即Gr.W.34型81mm迫击炮。
师部:158人,轻机枪2挺,摩托17辆,轮式车辆31辆侦察营:625人,轻机枪25挺,重机枪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门,20毫米防空炮3门,50毫米迫击炮3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2门,装甲车3辆,摩托45辆,轮式车辆30辆,马车3辆,马213匹。
迫击炮是一种射速相对较低并具有大角度射击抛物线的武器,它早在十五世纪就已被应用于实战,但直到一战期间它的军事价值才被充分挖掘出来。如何在战斗中将迫击炮部件和弹药运送到恰当射击位置并锁定目标恐怕是使用迫击炮时遇到的最复杂问题。
美国在二战获得军事实力“老大”的宝座之前,英国不仅长时间维持着世界海军第一的实力,在军事“科技树”的发展上也长时间处于优势地位,不过到了二战之前,其实英军在陆军的多项装备发展上,实际都不是很理想,如重要的坦克和火炮方面,迫击炮作为步兵手中除了机枪和枪榴弹之外,最为重要的重火力,英军步兵的2英寸迫击炮,是为数不多优秀作品。
2B9“矢车菊”是目前俄军装备的一种速射迫击炮系统,它能以120发/分钟的射速发射82毫米弹药,是一种介于传统迫击炮和榴弹炮之间的武器,最大的优点就是火力覆盖能力强,不过这种上世纪60年代的军备产物并非首创,德国曾有一种类似的装备,即M19 5厘米榴弹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