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丁大姐拿着锦旗来到成都市金牛区公安分局抚琴派出所,送上了一面写有“人民公仆为人民,感谢人民好警官”的锦旗,感谢民警王磊和姜望耗时近一个月,核实自己在四十年前作为知青下乡的经历,解决了社保待遇办理的问题。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城市,年龄不过十六七岁,响应号召来到农村和边疆进行垦荒运动长达十多年,这些人就是知青,在七十年代末,这些知青们都陆续返回城市,重返城市的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他们关于知青的生活,不过在他们眼中,知青的生活并不是多么美好,大部分以负面居多,因此诞生了八十年代初风靡一时的伤痕文学。
一说到“知青”这个词,就感觉很有年代感,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知青是什么,其实知青就是知识青年的缩写,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那是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我国刚从抗日战争中缓过来,大家普遍文化程度都不高,农村和一些边远艰苦地区的民众受过教育的更是凤毛麟角,那时候就出现了一批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的知识青年自愿从城市中去到农村或兵团务农,参与开发保卫边疆,那时候农村的条件很艰苦,他们能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很伟大的,我们祖国如今的建设离不开当初那一批又一批知青的上山下乡。
东方圣城网讯 (记者 李胜男)“家有知青的注意了,看是否符合条件进行补偿。”近日,一则打着知青可有退休补偿名号的微信消息在朋友圈中流传开来,这条微信中显示,凡当过知青的老年人,均可在每月的退休金中得到50到600元不等的相应补偿。
青岛新闻网4月24日讯 近日,一则关于为老知青提高经济待遇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流传,该消息称,老知青退休金每月增加50元至600元不等,另外,养老金至高增加60元,并宣称“老知青补偿方案”已“开会得到社保局证实”。
2022年,养老金上调概率大,知青额外上调养老金,真的吗?一转眼,2021年接近尾声,马上就要迎来2022年的元旦了,今年最令退休人员高兴的事,莫过于养老金17连涨的去如期而至,补发的养老金刚一到位,老人们又开始关心2022年养老金能否一路高歌,实现18连涨。
当我们聊起知青时年的历史,转瞬间已经过去了五六十年,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的老三届知青,现如今平均年龄都在72至75岁左右了,即便是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平均年龄也都在66至68岁左右了,真正地步入我国老龄化队列中了。
呼和浩特新闻网5月13日讯 据《呼和浩特晚报》报道 与钱相关的消息总是特别引人注目,最近一条关于知青补偿与养老金增加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广为流传。按照这条消息中的内容,知青的工资将提高50元至600元不等,而养老金则要每人增加130元。那么,这则消息是真的吗?
曾几何时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下乡支援建设,如今这群人已经满头白发,开始追忆过去。如今老师傅退休了,他没有关心过养老金的事儿,但是我却帮他留意了一下相关政策,后开查知:知青下乡的工龄认定之后,养老金每年都可以上涨,2024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