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完成纪录片《Chinese Puzzle——我在美国学中文》后,总导演王涛峰不禁这样感慨。为创作纪录片,SMG融媒体中心美国报道团队耗时半年多,前往美国15个州,先后采访和拍摄了40多名深耕中文及中国文化的美国人,行程超10万公里。
罗马/重庆7月30日电 “以前在意大利很少有人能够把汉语说得很好,而现在,找到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人不再困难。”在意大利米兰教汉语的乔瓦尼·戈弗雷多告诉记者。“记得我读书时,全国只有寥寥几所大学有意大利语专业,而如今, 多所大学都开设了这一专业。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6月以来,王勃很忙,常常工作到深夜,用996来形容毫不为过,他也被朋友调侃到:“在成都干出了深圳速度。”随着国内在线教育监管升级,在线教育出海成为了新的蓝海赛道。王勃正是一家在线教育机构的创始人,但不同的是,他选择了教海外华裔儿童学习汉语,同时希望输出中国文化。
文|关山作家老舍一生不仅著作颇丰,还有着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在英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更是其域外经历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上世纪20年代,老舍先生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部教汉语,其间参与编写了一套汉语留声机唱片教材——《言语声片》,这也是我国对外进行汉语教学最早的一套系统有声教材。
在北京创业的以色列小伙子伊流沙也在积极战“疫”。伊流沙在北京开办的文化交流中心,是一个为外籍人士提供中文和中国文化培训与交流的机构。面对疫情,伊流沙改变了以往面对面培训的方式,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开展课程。现在,网络授课的学员注册数量,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伊流沙说,网络授课目前的
03:23记者:黄嫣然 摄影:童春林 黄嫣然 编辑:黄嫣然 调色:江勇 翻译:张丽婷 审校:刘佳(03:23)来上海的第十二年,埃及人倪浩然已经从那个连语言都不通的初中生,变成了独当一面的“Z世代”创业青年。
图说:刘运同在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发言。受访者供图(下同)想象一下,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个班里,一起学习汉语,毕业时拿到了教学资质,能专业地教授其他外国人学习中文……这样的“洋”学士、“洋”硕士在上海滩不乏其人。
参考消息网6月29日报道据巴西《论坛》杂志网站6月27日报道,众所周知,对于巴西人来说,学习中国的普通话并非易事。不过,巴西人鲁安(中文名叫古汉)偏要迎难而上。他开发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用来教巴西人普通话、教中国人葡萄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