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月17日电(记者 朱国亮)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邻近长江口海域,一艘正常作业的渔船16日意外捕获一尾幼体中华鲟。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合力救助,这条中华鲟已回归大海。中华鲟为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扬州发现中华鲟了!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条被捕获的中华鲟是误入渔网,长1.23米,胸围54厘米,据测算至少存活了13年以上。 中华鲟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次能在长江江都段发现这么大的野生中华鲟,真是不简单!瞧瞧这身段! 这条中华鲟是江都渔民朱桂富发现的。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被誉为“鱼类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现由于在自然状态下数量极少、濒临灭绝,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在暴利驱使下,仍有人铤而走险,触碰法律底线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进行偷捕。
江海明珠网讯(记者 罗健)今天上午九点半,一艘收油船正在长江南通段29号浮标附近作业,船员突然发现一条肚皮朝上的大鱼顺流而下,连忙将其打捞上来,发现竟是一条遭遇意外的中华鲟。这条中华鲟全长一米左右,身体的后半部分已经被锋利物切掉。船员判断,可能它是碰到了大船的螺旋桨才遭此不幸。
中华鲟是世界濒危物种,每年夏天,中华鲟会经过长江江苏段进入大海,长江生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们的生存和繁衍。科研人员追踪发现,来江苏“打卡”的中华鲟越来越多,5年入海率提升40%,日益改善的长江水环境,让中华鲟免受污染、捕捞等伤害。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为了给母亲河治病,国家自2020年1月1日正式启动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大江铺长卷时代挥椽笔视频出镜:黄皓翔 第五检察部(公益诉讼)副主任马 静 第五检察部(公益诉讼)检察官助理今天我们的介绍,将从一条鱼开始说起。这条鱼的名字,叫做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距今已经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被誉为水中的活化石。
“长江源远流长,水面辽阔,它是淡水鱼生儿育女、长大成才的好水乡。”1983年央视拍摄的纪录片《话说长江》这样赞美母亲河。但近几十年,受多种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物完整性指数竟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云南】红河地区新发现超大规模稀土矿,潜在资源达115万吨据中新社消息,记者1月17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该部门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发现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潜在资源达115万吨,其中,镨钕镝铽等关键稀土元素超过4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