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上海市海洋局宣传主题为“提升基层海洋减灾能力,助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上海濒江临海,极易受到海洋灾害的影响。
近日有深圳市民发现深圳湾公园附近的海水中突然出现大片褐色的气泡状悬浮物不少悬浮物海浪冲上沙滩据悉,这些褐色的悬浮物,摸起来会有类似果冻的触感,如果大力把它捏破,会发现它其实是一层黄色的、薄膜样的物质。这些悬浮物被冲上海滩之后,成为不少孩子的新玩意。
近日,广东省的多个沿海城市的海边出现了大量“球形棕囊藻”。同时引发赤潮,相关部门提醒市民近期应减少亲水活动。2024年12 月底起,珠海市海域相继发现水色异常现象,经巡查发现,珠海近岸多地发现黑褐色水色异常区域,呈零散分布。
据巴西东北部伯南布哥州卫生机构当地时间2月6日发布的通报,该州南部海滨地区出现海藻赤潮现象,造成的危害正在蔓延中。当地时间1月31日至2月4日期间,新增确诊60例赤潮中毒病例。目前该州发现的疑似赤潮中毒病例已经达到338例。
南都讯 2024年12月19日,深圳市海洋发展局通过海上观测浮标及海底视频发现深圳海域出现海水水质及水色异常现象,立即启动《赤潮灾害预警监测应急预案》,组织下属单位市海洋发展研究促进中心开展现场监测,结果显示此次海水异常现象是因棕囊藻集中暴发引起的赤潮现象。
北海道位于日本地理概念中的北海道地区,是日本除本州外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第21大岛。其邻近海域处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为鱼类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繁殖环境。随着捕鱼和养殖技术的进步,北海道海域的渔业养殖得以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规模宏大的渔场。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为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赤潮、咸潮、钱塘潮、潮汐树、潮塌?“赤潮”,它是海洋中某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近日,不少前往广东沿海地区游玩的网友在海边发现了神奇的一幕,海里出现了大量像“爆爆珠”一样的东西,圆圆的呈透明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和好奇。其实,这看似有趣的“爆爆珠”,正是源于广东多个沿海城市正在经历的因“球形棕囊藻”的暴发生长所导致的赤潮,相关部门提醒市民近期应减少亲水活动。
眼下“蓝眼泪”火出圈,平潭、连江水域涌现绝美奇观,吸引了一拨拨游客踏浪逐“泪”。打开各大社交平台,网友们纷纷晒照分享,一年一度的“追泪”热潮再度上演。与此同时,网上还存在疑问,“蓝眼泪”是否属于海洋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