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出现旺长与种植的时间早,土壤墒情好,苗期温度高,种植密度大等有关系,由于,冬小麦自寒露节气起播种,至小雪节气,冷空气来的少,气温普遍偏高,在普遍偏高的地区,小麦苗生长的非常旺盛,若是越冬前出现了旺长的冬小麦苗,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话,就会对后期小麦生长带来非常的不利影响,容易造成冬小麦因旺长而减产,冬小麦苗怎样进行控旺呢?
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是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冬小麦的苗情不仅关系到农户的生产效益,更事关我国夏粮能否顺利实现丰产丰收。麦子没有两头旺,冬季旺长势必影响来年开春后的生长,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冬季旺长产生的不利影响意义重大。准确判断苗情是科学应对小麦旺长的第一步。
【来源:中原网】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冬 通讯员 苏满营)今年麦播以来,我市小麦生长情况备受关注。由于平均气温较去年同期偏高1℃-2℃,加之土壤墒情适宜,小麦生长迅速,部分早播、播量偏大麦田出现了旺长现象,增加了小麦冬春冻害的风险。
近年来,暖冬气候愈加频繁,再加上部分种植户播种量过大,致使冬小麦在冬前出现旺长现象。为了解小麦生长情况真旺还是假旺,可从以下特征进行判定:小麦苗在麦地里呈现出均匀的绿色,看不到明显的空隙或断垄,麦苗的茎叶肥厚、茂密,叶片宽大、叶鞘长而薄,新叶窄长略扭曲,根基部有黄叶,麦苗至少有5-6个分蘖,且有3个以上是三叶以上的大分蘖,主茎上,有8片以上的叶子。
刘一洁“大雪”已过,气温逐渐降低,当前我省已进入冬前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观测分析,今年我省麦播以来,温度偏高、热量充足、墒情适宜。10月中旬以来,全省平均气温12.3℃,较常年同期偏高2.1℃。小麦整体苗情好于去年,全省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近九成。
近几年,因为全球气候的稳定性变差,栽培管理措施等的问题,麦苗冬前旺长越来越普遍。旺长的危害性极大,是病虫害滋生的温床,是麦苗倒伏的元凶,是冻害的催化剂,更是早衰早熟的祸根。这些表面的危害都要体现到产量和质量,麦苗无法度过寒冬腊月,即使度过,长势都弱,籽粒空瘪失重,经济效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