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广州图书馆与今日头条联合举办的“影像中的阅读——纪录片《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展映交流会”在广州图书馆1号报告厅举行。片中主人公之一——“外卖诗人”王计兵与该纪录片的主创唐羊、马文富来到现场,与读者交流阅读、文学与生活。活动现场。
文/董光强 跨越障碍、跨越国界、跨越时间、跨越自我……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历练、一次飞跃。有一种期待,是跨越黄河,“桥”见未来。今天,济南人的朋友圈热词与两座桥有关——济南黄河大桥新桥、济南黄河齐鲁大桥。
他害怕写不出诗写诗,必须要写出诗。一天写不出诗会失眠,第二天“疯狂去跑外卖”;短视频刷多了写不出诗,就卸载软件;参加作品分享会没灵感了,就步行去高铁站,写出诗再打车——以“外卖诗人”身份走红后,56岁的王计兵更看重诗了。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文雯】王计兵,一位身兼外卖员和诗人双重身份的创作者,在繁忙的外卖工作中寻找生活的诗意。他的成长经历丰富多样,从事过多种职业,最终在城市中打拼出一片天地。他的诗歌创作起源于对生活的反思,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世界诗歌日”策划“在诗意中迎一场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草长莺飞,春风吹醒了万物,写就一首温暖的诗。诗歌里有四季的问候,春夏秋冬雨露霜雪;诗歌里有人生的俗雅,柴米油盐琴棋书画;诗歌里有岁月的年轮,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时,又是一个世界诗歌日。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海报制作 何玙人物简介:王计兵,生于1969年,江苏徐州人,现工作和生活在江苏昆山。笔名拾荒。1988年,他辍学打工并接触文学创作。自1992年首次发表小说至今,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至今。
羊城晚报记者 何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的重要提案之一,是关注并改善基层写作者创作条件。韩敬群在提案中建议:“素人也好,绚人也罢(《诗经》上说,素以为绚),文本面前,人人平等。
“请原谅,这些呼啸的风/原谅我们的穿街过巷,见缝插针/就像原谅一道闪电/原谅天空闪光的伤口……”今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网络春晚上,“外卖诗人”王计兵在节目《生活倒影》中朗诵的这首《请原谅》再次打动观众。
近日,爱写诗的外卖员王计兵又登上了热搜榜。他在工作之余坚持不懈写下了4000多首诗,其中因一首《赶时间的人》引来10多万网友点赞。去年他接连出版了两部个人诗集,并加入中国作协。目前,他的第三本诗集《低处飞行》也出版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春风四月天,最美读书时,日前在宜兴市丁蜀镇上,由周乐秾创建发起的惠人书友会为世界读书日策划了一场特别的读书活动,凭借着《赶时间的人》被全国读者看见的“外卖诗人”王计兵来到了读书会的现场,与现场六十余位参与者分享了自己的作品和写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