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一下东北过年习俗,我所说的只占大多数人的习惯。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上天,家里人早上吃饺子,吃完饭了开始清扫厨房,打扫屋子、院子。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三十贴对联年画、挂彩灯、火红大灯笼。
东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也是春节气息最为浓厚的地区之一。一、民国时期的东北农村春节习俗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历,规定在民间仍然使用夏历,也就是传统的农历,农历正月初一依旧是春节。直到1949年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后,“春节”这个名称正式进入中国节日法典。
“春节”这个名称1911年才有,但春节的历史却已经3000多年了。今天我们就讲一下东北农村是怎样过春节的?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大约持续一个月。进了腊月二十三东北农村家家户户就开始采办年货了。腊月二十三称为“小年”,家家户户会包饺子做上一桌好菜。
阅读摘要丨我小时候在东北农村长大,那时候是八十年代,东北的农村一进入冬天就开始猫冬。等到我们学校放寒假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腊月了,我们老家那里有一句话,进了腊月都是年,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说东北农村过大年,那些充满年味的风俗习惯。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地区的过年顺口溜?我们国家地大物博,虽然有很多风俗习惯都是一样的,但是又因为东西南北地域的差异,经过几千年本地化的过程,在很多细节方面又有非常大的不同。
东北的生活提速了,这过日子的年俗好像也提速了,往年我记得都是到了寒冬腊月的时候才开始杀年猪,才开始把肥猪圈里的大肥猪挨个杀了,然后吃着美味的杀猪菜,吃着东北人最爱吃的猪肉炖粉条子,那可真是难得的口福啊!现在年景好了,人们的腰包也鼓了。
转眼就是大年三十了,在东北,按照传统,除夕夜里十二点钟一到,是要煮饺子吃的。小时候,三十晚上吃了年夜饭,开始守岁。大人们围在一起包饺子,小孩子就磕着瓜子,玩扑克,放鞭炮,提着用秫秸杆糊的纸灯笼挨家挨户串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