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说法,是错?是对?要不要听?可能是你的患友,也许是你的亲戚,还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总之是与你或远或近关系的人,可能好心传递了未必正确的信息。我们对于靶向药的耐药问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只有走出误区,才能更好地用好靶向药,度过5年、10年生存期。
Y女士是一位八零后,被诊断为肺癌时,正处于事业上升期,而家里的孩子还小又有老人要照顾。在这个正值“顶梁柱”的年纪,Y女士不仅要全身心的关注疾病的治疗,还要和丈夫一起面对如何安排好工作、家庭和生活的关系。
憨豆精神:43岁肝病,54岁接受肝移植手术;57岁肺癌晚期并接受手术;62岁接受白内障手术;63岁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八年抗癌过程中率先以身试药,闯出一条抗癌的血路,并总结出经验教训,写下一篇篇心得体会,诫示后人。更答复了病友们上万条咨询,传播抗癌经验帮助他们走出癌症阴霾。
而丽姐经人介绍,加了一个癌友群,群里有位癌友跟丽姐病情相似,也是晚期肺癌,吃的也是同一种靶向药,但是这位癌友靠着靶向药已经安全度过了7年,目前还没出现耐药情况,丽姐很疑惑:“为什么同是肺癌,吃的也是同一种药,别人可以管几年,我吃不到一年就不行了呢?”
参考文献[1].Evolution and clinical impact of co-occurringgenetic alterations in advanced-stage EGFR-mutant lung cancers.Nat Genet.2017 December
每次来到药店,看到柜台前的维C泡腾片总要买一点,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多给身体补充维生素好处颇多,口腔溃疡补点维C,感冒生病补点维C,多吃点维C补充身体营养,提高免疫力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的研究发现维C或许对癌症治疗也有一定作用,但癌细胞的狡猾程度也很厉害,一起看看吧。
一项日本的III期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标准组是靶向药一直用,试验组是先用两个月靶向药再穿插3周期化疗,之后再继续用靶向药,比较结果的确是延缓了耐药,试验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更长,但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没有差异,穿插化疗好像有用,但又不完全有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前面我分享了我的妈妈从确诊到化疗,从化疗失败到盲目求医的过程,有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前面分享的文章,《女儿的焦虑:我的妈妈被确诊肺癌,我该隐瞒病情吗?》、《妈妈确诊肺癌,失去手术机会,只能化疗,呕吐、食欲不振怎么办?》、《妈妈确诊肺癌,化疗不理想,寻求生物疗法失败,出路在哪里?
#关注她健康#我是在2018年9月确诊肺腺癌晚期的,当时没有任何征兆,不咳嗽不咯血,唯一让我去医院检查的,就是我突然嗓子哑了,也不痛,就是说不出话来。起初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嗓子哑,吃了一个星期的药还不见好。
由于癌细胞的“智能”性,治疗中容易出现耐药性,靶向治疗如何克服耐药难题呢?耐药不是靶向药物独有的特性,是所有药物都面临的难题。感冒药,抗生素,高血压的药物都存在耐药性,这是自然规律,因为任何生命体都会争取活着的机会,人是如此,肿瘤也是如此。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是癌症患者的“头号杀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此时很可能已经发生转移了,手术只能尽量切除主病灶,但仍处于“潜伏”状态的转移灶并不能通过手术治疗,因此一般在手术后都会建议患者进行辅助放化疗,但是这种化疗是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仅疗效有限,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