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在蜀地鹤鸣山周围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领户化民,广行阴德,创立了道教的雏形——五斗米道。一首歌谣道出了它们的主人:“钟离宝扇自摇摇,拐李葫芦万里烧。洞宾挂起空中剑,采和一手把篮挑。张国老人知古道,湘子横吹一品萧。国舅曹公双玉板,仙姑如意立浮桥。”
先不说有的磨难,如稀柿岭,非八戒不能过,就是在取经路上无灾无难时,大家设想一下,十四年长的项目工期,项目团队都在不停的赶路,走的多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一定会相当枯燥乏味,赶路过程中时不时还可能会有妖魔来袭,团队压力非常之大。
猪八戒的法号叫猪悟能,“八戒”是唐僧收他为徒时送他的别名。为什么猪八戒还得有个别名?因为猪八戒在历史上有个原型,叫“朱八戒”。这位朱八戒是干什么的呢?历史上的朱八戒,其实是一代高僧,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受过戒的和尚。朱八戒本名叫朱士行,出生于东汉末年。
《西游记》写观世音劝猪刚鬣改邪归正,于是老猪就受了戒,不再吃“五荤三厌”。佛家道家为何要戒它们?词典里对“五荤三厌”的解释,叫人大惑不解——五荤竟然不是五种肉,而是指五辛,五种调味的食材,比如葱蒜之类。
《水浒传》中的好汉们都是食量大如牛的存在,并且他们都不是什么素食主义者,用花和尚鲁智深的话就是:"不忌荤酒,遮莫什么浑清白酒,都不拣选;牛肉狗肉,但有便吃。"在五台山当了和尚的鲁智深也没有戒了荤腥,经常偷偷跑下山喝酒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