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家长和老师都很关心预防孩子近视,却对“远视储备”不甚了解。
每次学校体检后,都会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孩子的眼睛平时看着挺正常的,怎么就近视了呢?孩子近视真的是突然发生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孩子为什么之前视力还是1.0,只是过去了几个月就只有0.5了呢?如果大家了解这个词——远视储备,就会明白孩子近视是怎么发展的了。01.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眼球小,眼轴短,随着生长发育,眼球由小变大,眼轴逐渐增长,晶状体逐渐趋于平坦,孩子的眼睛会逐步发育成为正视眼,到达学龄前大概也就是5周岁的时候,眼睛的视力会发育到正常的1.0视力,但是眼睛仍然会存在远视的状态,一般能够达到200度左右的远视,而这种远视就可以称为远视储备量。
在预防孩子近视的道路上,你有没有走过弯路?近视预防要等近视以后再开始吗?作为近视防控的重要指标,远视储备也引发家长的热议。什么是远视储备?新生儿及学龄前儿童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未达到成人水平,因此处于远视状态。这种远视属于生理性远视,也被称之为“远视储备”。
可孩子这么小,怎么知道他以后会不会近视呢?孩子刚出生时,眼球还没发育好,眼球长度偏短,也就是说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这种远视我们称之为生理性远视,也称之为远视储备,随着生长发育,眼轴变长,逐渐趋于正视,直到学龄前基本达到正常。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繁重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户外活动的缺乏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近视问题愈发严重近视率居高不下呈现出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忧虑和烦恼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眼科 胡磾(点击收听完整音频)什么是近视?
1、什么是远视储备?关于远视储备,很多家长还比较陌生。实际上婴儿出生时,眼球较小,眼球从前到后长度,也就是眼轴,大概是16mm,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部分远视我们称为生理性远视,即远视储备。一般新生婴儿远视储备约+700度,之后随着生长发育,眼轴长度会逐渐增加。
央广网北京9月1日消息 远视储备量不足和近视前期有什么区别?9月1日,国家疾控局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干预技术专家解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王凯做出解答。王凯介绍,正视化前的远视大多为生理性远视,是一种“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