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年的晋升制度,每隔五年进阶一次,到了1965年的10年间,不但大校,上校也能晋升为少将军衔。然而,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授衔和晋级的条件过于苛刻,以至于在1965年第三次进阶时,1266人的大校里面只有547人晋升为少将军衔,719名的开国大校10年后仍旧是大校军衔。
首先告诉大家,部队里营级以下基层军官挂中校军衔的并不多,机关干部要多一些。图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般来讲,从少尉晋升到中校,大概要15年左右的时间(3年少尉、4年中尉、4年上尉、4年少校),所以说还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很不容易。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头条青云“叫好又叫座”作品征集#在《士兵突击》中,除了讲述士兵的故事,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军官,想必大家好奇他们是怎样成长为军官的,是从战士一步步成长,还是军校毕业直接授衔?
吴哲是经常把“平常心”挂在嘴边的人,也许人多人认为这是他的自我安慰,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人才知道,他不仅常说“平常心”,他也拥有一颗实属难得的“平常心”!吴哲是一个优秀到近乎于完美的人,他学识渊博、个性鲜明、坚韧不拔、豁达大度。
有人问,此时此刻的考生,就像一个已经存储到了99%的硬盘,是该关机等待,还是再存点什么?从高考到高校,的确不是一件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事,但就如《士兵突击》里的那句台词:少校与中校只有一步之遥,但我想给你这一步之遥上加点沉重的东西。
袁朗在一众“南瓜”面前露面,就宣告了考核规则:100个积分制,扣完,打包行李走人。所以,就算这个若到了战场上仅凭着杀敌数目,也能成为战斗英雄的成才,在所有人里边,是得分最高、排名最前、表现最好,却不会是老A想要的兵。
吴哲,是老A集训考核中的高材生,唯一一个军事、外语双学士,光电硕士,而且还是以少校的身份参与集训。作为宿舍内级别最高,学历最高的他,平时常把一句“平常心”放在嘴上。很多时候也充当和事佬的角色,既要缓和拓永刚的情绪,又要照顾成才和许三多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