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方式则是沿人工或者天然的河流出行,虽然受地形限制较大,有的河道可能相对于目的地来说绕得较远,但是却具有在运输货物时有着运输量大、运输消耗低等优点,特别是在一些人工的运河上进行的客运,远比走陆路舒适,所以古代人们出行选择水路还是占据较高比例的。
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了长江、淮河、黄河等大江大河,如果全线通航了,是不是就可以从北京坐着船南下直达杭州了呢?恐怕不少网友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实问题是:一条黄河把京杭大运河拦腰分开,大运河到这就生生地被断开了。
近日到山东梁山县调研考察,了解梁山文化,又进一步了解了水文化,对京杭大运河又有了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涉及内容较多,计划分五部分说明下:一是总体情况说明,二是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三是黄河改道后期发展,四是京杭大运河与黄河交汇,五是二者交汇后发展。
1950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洪灾,造成了大面积灾害,中央政府当年便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轰轰烈烈的淮河治理工程开始了,其中淮河上游以蓄水工程为主,淮河中游以疏导为主,淮河下游以开凿排洪渠为主,最终建成了一条长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数目众多的水库和堤防,提高了淮河防洪泄洪能力,既为淮河开凿了一条入海的通道,也建成了一个庞大的农业灌溉系统,使得苏北地区重新成为全国重要的大粮仓,同时为京杭大运河的疏通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