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感叹、惊讶、埋怨、受惊甚至不知该如何表达感情时,都爱条件反射地用“我的妈啊!”“我的娘啊!”“苍天啊!”诸如此类的口头语。其实这句流传了近三千年的口头语源于《诗经》中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诗经·国风·逦风·柏舟》中这样记载:“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凳彼两髦,实维我仪。
成都人口中说出这个词的时候,很暧昧,很含糊——“lǎoniānger”,不但用儿化音,而且那个“niānger”字实在是软兮兮的让人听得牙齿打噤。“niāng”到底是何字,大概能决定男人们对“老婆”心里的真实态度。那个含含糊糊的“niāng”字,真的是“孃”?不可以是“娘”吗?不可以是“妞”吗?“孃”是个典型的西南地区方言词,网上可以查到,现在已收入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但是之前是无其字的。
由于方言的存在,对人的称呼千姿百态,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我因工作之便,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去过大漠戈壁,到过天涯海角,也经常深入各个民族集居地,接触过不同地方,不同人群,发现对人的称呼各不相同,不同的地方总有一些微妙细小的区别。
上鱼队着着西头只早死着夜头差乱弹像呃寻杠子头,十交八气十样八经十乱胡调,是呃触毒介哉少。我敢打赌没一个内环线内“原生”的上海人可以听懂这句话,但这句话是正宗的南汇“本地闲话”。译文15队最西边那个家伙,昨夜闲聊像吵架似的,痴头怪脑没点正经没点规矩,真是挺讨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