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觉当下境,体悟事上圆。大家好,我是张三君。“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圣人孔子的第一头衔是教育家,而且是鼻祖,世界第一个。孔子之前有尧舜禹,有伏羲氏,也有周文王。这些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首领”。他们都不是平民身份。孔子和他们不一样。孔子传道给平民,开启民智。
作者舒生要说诸子百家中谁最伟大,在我看来非墨子不可。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国人(也有说是宋国人或楚国人)。墨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他开创的墨家学派与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并为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
第七章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 天,tiān。古人指日月星辰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万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体。 长,cháng。长久;永久。 地,dì。
所谓圣人,就是发现了“道”这个大秘密的人,所有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这一件事情,所有的经典也都是在表达这个:我们这个宇宙,包括我们包括世界的万物都是由一个东西生成的,我们可以称它为能量,,就像老子也是实在是形容不来,只能暂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道”,你知道它只是一个代号就行了。
清代雍正年间,市面上流行着一种叫做“盖碗”的茶具。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饮茶器皿。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其中暗含着天地人和之意。故而,又被称作“三才碗”。这区区一只碗,所装的可不仅是一泓清茶,它还承载着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人生如碗,参透了碗中玄机,也就懂得了人生真谛。
"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十三岁的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的主人公拜师后,一生都在致力于学习夫子的思想精髓。孔子讲课时的景象有一句话叫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圣人夸赞我们的主人公的话,就是说他做事勤奋敏捷,并且不胡乱说话,不胡乱说话并不是指他不愿意和人交往,事实上我们
在智慧的语言结构中,我们探讨了其言说者和言说行为的方式,还要指明其言说的内容。如前所述,智慧的语言说出的是人的规定。但这种规定还要具体化。在人言的智慧中,人的规定是要做好人,而不要做坏人。这里善恶的标准亦即价值尺度不是由个人确定的,而是由人们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