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圈子内的朋友们聊天,谈到在上海考清北交复的概率问题时,我们都注意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竞赛生群体。我身边竞赛生比例较高,大概能够占到一半,在与竞赛生上课,以及平常与他们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上海教育的信息差很大。
近日,全国中学生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学科竞赛决赛成绩出炉,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三(1)班李徐墨、吴正彬、陈易涵分别获得“一金两银”的好成绩。11月26日,该校还有5人参加了2023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成绩也将于近期公布。
首先,生物竞赛明显有别于其它四科竞赛,最大的特点在于书非常多,以及生竞题目只有选择题。综合近几年的题目来看,生物竞赛题更多的考察对生物过程的理解而不是死知识,因此除了少数重点知识,如 ATP 泵的抑制剂,蓝光反应的逆转因素和作用位点需要知道,其余内容看书主要只需要有个了解就可以,毕竟竞赛学习不可能面面俱到,偏难怪的知识点考的不会多。
记者从成都外国语学校了解到,2019年是成外第一届竞赛班学生整体出征学科竞赛的一年,在此次出战中,学校共有70人获全国一等奖,20人进入四川省代表队,获得8块金牌,1人进入国家集训队,28人通过学科竞赛以最优惠的降分录取签约清华、北大…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通讯员 王瑷红9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在2024年举行的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中,武汉市第二中学刷新了该校化学竞赛历史成绩单:此次该校参赛的高二、高三年级化学竞赛生共有11名,所有同学皆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刚结束第39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公布的名单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国集直接保送清北可谓让大家分外的羡慕,可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家只看到了站在聚光灯下优秀的选手,却没有看到竞赛生十年如一日的刷题和家长超前的对孩子未来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