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人”一词在交往不够密切的古代使用并不多,但近代以后,随着苏北的衰落,尤其是上世纪上半叶苏北的洪水等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因素,导致苏北地区赤贫化,无数苏北人背井离乡前往大上海等江南地区谋生,由于贫困、民风等原因,其口音也被当地人调侃。
江北人:祟明,南通,泰州,扬中,扬州,天长。苏北人:盐城,淮安,连云港大部分。北方人:徐州,宿迁,连云港一部分。加上再往北的所有地方的人。以上还有一个统一称呼:‘乡下人’!当然‘乡下人’包含很广,江苏境内的镇江和南京也都是他们眼里的‘乡下人’,江苏以外其他地方同样是‘乡下人’!
何处是“江南”?众说纷纭。而与之相对应的“江北”,似乎没那么复杂。何处是“江北”?在长三角区域内,江苏、安徽的江淮之间区域则是典型的“江北”,淮河以北的部分地区如连云港有时也会被视为江北的一部分。但对不同城市的民众而言,“江北”概念的地理指向出入很大。
要是说南京人曾经说着吴侬软语,估计今天的很多人都不会相信,曾经江苏全境,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古时都属于吴语区,而今天的吴语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比之当初的宏大规模着实萎缩了不少地盘。 长江以南的苏南地区,在自然地理上历来是一个整体。
启东的历史,沙地人从何而来生活在沙地的人,俗称沙上(沙地音读“浪”)人。那么,沙上人究竟从何而来?这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人说,沙上人都是外来的移民。这话不错。但是同属沙地的人,其方言和习俗却也有些不同。可见,沙地居民的由来也是有区别的。
“今日头条”作者@城事风尚 曾在《江北与江苏,从上海语境中的“江北人”说开去》一文中指出:“经济是一切的地基,方言的强势与否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而一个地区是否发达,由地理位置决定,而非所谓族群以及你说什么话,方言/语言不过是强势起来的经济体的副产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