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叶海涵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浙江省一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极的保护措施而著称。近日,这一非遗大省再次传来好消息:共有4个项目成功入围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
11月20日,“浙里有戏——浙江非遗传承季”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圆满落幕。活动围绕“昆曲”“越剧”“婺剧”“绍剧”等浙江经典传统戏剧剧种,以公开课、戏剧演出、戏剧展映、妆造体验、变装快闪、文创赠送、装置打卡等多种互动形式,多维度、立体化呈现浙江传统戏剧的无穷魅力。
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点推荐目录》,共53个非遗体验点入选,其中“龙王山”安吉白茶非遗体验基地榜上有名。据了解,浙江省级非遗体验点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以及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示范性作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甘居鹏两千平方米的庭院,开门见“瓷”。在浙江省武义县,一座280年历史的古建院落,现今成了主打本地“非遗+”的“婺州窑文礼生活馆”。其还在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上线陶艺DIY等服务,吸引赴县旅游的年轻人打卡。
本报讯(章璇)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近日印发《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薪火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坚持守正创新、因地制宜、保护优先、融合发展,争创非遗系统性保护发展先行省,在激活文化基因中增进文化自信、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满
12月初,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促进非遗项目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营造欢乐吉祥、温暖和顺的节日氛围。日前,浙江启动浙里年味·2025年浙江省“非遗贺新春 我的家乡年”视频直播系列活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嘉兴1月14日电(黄彦君 沈家雯)一条小蛇位于画面中央,周围以牡丹、梅花作陪衬……农历蛇年春节临近,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洪合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雪敏精心创作一幅刺绣作品,寓意花开富贵、吉祥如意。
潮新闻 记者 周林怡这几天,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一场“当非遗遇见漫画”文创展上,一把把颇具东方韵味的余杭纸伞在周围绚烂的漫画风格中格外清新,引得外国友人纷纷驻足。作为浙江非遗,纸伞手工皮纸的纹理与质感、清丽的色彩,带人一秒回到烟雨江南。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章超为加快推进文化基因活化,打造“重要窗口”新时代文化标识,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承办,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遗保护中心)执行承办的2024“非遗薪传”第二届浙江传统音乐暨戏曲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台州12月29日电(傅飞扬 张笑川雨)“12月初,我们制作的无骨花灯漂洋过海,成为LVMH集团赠送给客户的礼物;蛇年春节,我们还将制作外语版无骨花灯发往海外……”近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县级传承人朱福伟受访时说,无骨花灯用色热闹喜庆,具
浙派古琴艺术是如何做到既高雅又新潮的?西泠印社金石篆刻的“选石”和“布局”蕴含了哪些巧思?湖笔为什么是造就“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的大功臣?千年鱼桑文化的传承,会给浙江南浔荻港陈家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来源:浙江日报 2024年10月,一篇关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稿件,登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信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舰杂志,创办于1948年,目前以8种语言刊发,拥有广泛的受众。是什么让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入了他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