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高山和海洋充满了好奇,今年,我国成功使用5G技术直播了珠穆拉玛峰的勘测任务,而前不久随着"海燕-X"深海滑翔机的胜利返航,使得我们刷新了水下滑翔机的潜深世界纪录,深度到达了10619米,造就了其世界上唯一能够进行万米深渊观测的水下滑翔机的好成绩。
由于科技水平有限,人类的太空之旅目前止步于太阳系,除了上个世纪成功登上月球外,就只剩下在火星金星上发射几个探测器了,但是对海洋的探索就比这顺利多了,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潜入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潜入深度10909米。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海洋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深水油气资源已经成为支撑世界石油产业未来的新领域。近年来,我国重点围绕深水深层、稠油低渗、高温高压等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整构建了覆盖“水面、水中、水下、井下”的海洋能源自主技术体系和自主装备体系。
2020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回想多年投入的智慧和汗水,“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百感交集。
“大海是我的方向!”在谈及自己的心之所向时,这位有着众多瞩目成就的海洋博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他就是陶春辉,一位被人叫做“陶烟囱”的海洋地球物理专家,现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主任。
图为“雪龙2”号停靠在新西兰港口进行无接触补给。新华社发(孙晓桐摄)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用好海洋资源禀赋,离不开科技的重要支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要强化基础研究,摸清海洋“家底”;开发海洋资源,要紧密贴合科考一线对技术和装备的迫切需求,集中优势力量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又到了亲子学堂荐书时间了,和孩子一起读好书,享受温馨的共读时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作为地球上最广袤的生态系统,海洋承载着无数的生命和宝贵资源。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还不到5%,这比对火星的了解都少。
如今的中国上可入九天揽月,下可进五洋捉鳖,继蛟龙号7000米深潜之后,3个中国人再次创造奇迹,探索深海10909米,原来奋斗者号深潜器,成功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简直堪称奇迹,对此有专家认为,这一步甚至比登陆月球表面还难,是真的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前言深潜器的成功研究,使得人类有机会去探索大海的秘密。其中,美国的深潜器能够下潜的深度达到了10916米,日本也达到了6526米。那中国对于大海的探索能下潜到什么程度呢?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从愿景变成现实。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辽阔。逐梦深蓝、向海图强的奋进之旅波澜壮阔,今天一起看看新中国在海洋科研领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崛起和蝶变。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海洋科研探索大致走过了四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