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个计划取得成功的几率极为渺茫,西线德军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元帅和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元帅也对战役前景表示悲观,但都无法改变希特勒的执念,西线德军只能为代号“秋雾”的反击行动制定计划,筹措物资,调集部队,而当务之急就是重建在诺曼底战役中遭到重创的装甲部队,因为德军反攻的关键要素就是速度,必须在攻势开始后以最短的时间穿越阿登森林,跨过摩泽尔河,在英美能够动用预备队发起反击之前攻占安特卫普,而唯有快速机动的装甲部队能够做到这一点。
近现代的德国,军事实力极为强大,究其原因,除了日耳曼民族自身战斗力就很强外,兵器的先进性和指挥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而战略家,虽然一直以来都远不如名将那么显眼,但是其重要性,比起名将来,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或者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1939年希特勒闪击波兰引发了二次世界大战,当时波兰受到英法两国保护,尽管英法的绥靖政策实际上想要牺牲波兰保自己的安全,但作为签署军事联合防卫协议的盟友,英法还是象征性对德国宣战,尤其法军更是象征性的进行了几次摩擦和空袭。
法国战役一1940年5月中旬,二战的法国战场。刚刚穿越阿登森林的纳粹德军A集团军群第19装甲军正在“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的带领下,向着正在比利时境内和德军B集团军群死磕的英法主力的后路抄来,目标直指英法联军撤退的必经港口——敦刻尔克。
马奇诺防线。一个从未被真正意义上攻克过的防线。地面炮台林立的马奇诺防线从1929年起开始建造,到1940年建成,防线主体长700公里,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当时共耗资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好几年的财政预算。
二战期间,德国仅用了38天就征服了法国。当时法国号称拥有欧洲第一陆军,结果给德国战车无情碾压了,让法国至今都无法抬起头。当时给人窒息程度,就好比如现在的加拿大用三十多天把美国征服了。这一战后,让希特勒自诩可以比肩拿破仑。
“无人化”是现在很多先进兵器的典型特征,它带来的很多优点无需赘述。而相比大型无人装备,小型无人机、无人车、潜航器等等,显然更受关注,发展也更快,因为它们还有“集群化”的加持。蜂群无人机已经有很多研究计划和试验,在电子战、对地攻击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