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ikTok上,有几个迅速传播的视频告诉民众,这(指‘小红书’)是‘中国的TikTok’。”自我介绍为老师的美国用户Olivia(化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是表示。在过去的72小时里,“TikTok难民”对小红书的热情几近疯狂。
综合美国《新闻周刊》、科技媒体TechCrunch和新加坡《海峡时报》14日报道,因为美国政府针对热门社交平台软件TikTok的禁令可能即将生效,大量美国网民转而使用一个名叫小红书的中国社交软件。与此同时,想要学习中文的美国网民人数激增。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绘就着这片土地的文化画卷,在这多彩的民族画卷中,有一个民族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有着欧洲人的面孔,却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偶尔还会蹦出几句俄语,他们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当你来到内蒙古额尔古纳,遇见这些说着东北话的“外国人”,可千万不要惊讶,他们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们的祖先,在一百多年前,为了躲避战乱,从遥远的欧洲踏上了这片土地,从此扎根于此,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俄罗斯族的祖先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来到中国?
随着大批“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变成了不同国家民间交流平台。不少外国网友开始学习中国菜,做鸡蛋羹、做面食,还有热情的中国美食博主也贴心地发布中英文双语视频教程,教外国网友厨艺。外国网友们迫不及待地秀成果,1月18日,“第一批学会中国菜的人交作业”一度冲上小红书热搜第一。
近日,小红书迎来一波“泼天富贵”。有大批自称“TikTok难民”的用户近期涌入中国社交平台,他们在小红书上发布穿搭、宠物等话题的内容,展示个人才艺,甚至还发起直播,开放“英语角”与用户连麦聊天,也有愈来愈多的外国人开始上网学中文。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近日,不少小红书博主,睡了一觉起来发现,自己的主页留言板上都是“歪果仁”,这些地址显示为欧美的粉丝,纷纷点赞、留言,一些博主蒙圈了,以为遇到了诈骗。原来,是大量自称是“TikTok难民”的美国网民涌入了小红书。学中文、起中文名,正热火朝天。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外国人在中国社交网络干什么?学中国菜冲上热搜第一随着“TikTok难民”们的到来,小红书变成了不同国家民间交流平台。在小红书上交换种种日常琐碎的同时,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社交平台上正视差异。
最近几天,你是不是在社交软件小红书上,突然见到了许多美国网友?他们自称“Tiktok难民”,来这里学习普通话,求取中文名,还帮中国网友做英文作业。仅仅2天,小红书新增用户70多万,占据了北美苹果应用商店免费软件下载榜榜首。漫画由AI辅助生成。
近日,大量“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有一些外国网友甚至表示以后要常驻,已经开始学习中文,热情的中国人也与他们展开了友好互动,欢迎他们前来中国,亲自体验这里的美好。中国早已准备就绪,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国朋友们提供一系列贴心政策,持续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在华便利度。
“我怎么刷到了那么多英语的帖子?”这是近日不少小红书用户的疑问。1月13日,中国应用软件“小红书”(英文名RedNote)的下载量飙升至苹果美区应用商店免费榜的首位。面对可能在本周日被禁的TikTok,美国网民们提前为自己找到了线上的“安身之处”并自称“TikTok难民”。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一夜之间,小红书变成‘国际书’了!”分享日常、学习语言、晒宠物照、指导作业……中美两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实现“双向奔赴”。外国网友们,一边学习怎么在这里“种草”,一边努力适应中国网友的社交习惯,甚至还掀起了一股“自学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