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任妍、焦磊)6月27日,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A+”评级,展望“稳定”不变,与穆迪、惠誉的判断不同。对此,记者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稳定”一事,接受了记者采访。
对此,中国财政部表示,很遗憾看到惠誉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惠誉做出如此“毁誉”行为,主要是没有动态地看待中国财政的可持续性问题,亦即把眼睛过度静态、机械、教条地放在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债务等方面,而没有公正、透明地看到中国在这些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产生的效果,没有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政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瑶 记者 赵安琪)针对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维护主权信用的决心和能力也不会改变。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 赵建华)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近日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中国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下称负责人)10日表示,很遗憾看到惠誉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
4月10日,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一国经济增长是进行主权信用评级的重要考量。惠誉认为,中国2024年GDP增速将降至4.5%,中期增长面临下行风险,明显低估了中国经济增长实际情况,其评级结果令人质疑。
按照立足城建、突出主业的原则,本年度共收录247家地级以上(含四个直辖市)城市城投公司的数据。统计数据显示,AAA主体信用评级城投公司共61家(占比24.70%),AA+共112家(占比45.34%)。61家城投公司主体信用评级为AAA,较上一年度49家增加12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 导读近日,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惠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这种看似科学的评级机制背后总是暗藏着经济政治利益纠葛,评级机构和银行、投资基金、经纪人等利益相关方一起,将信息进行过滤之后再传递给公众,造成了事实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