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对于郑州这次事件媒体普遍失声提出自己的意见,胡总编认为郑州媒体不该集体失声,其实面对现实中可能群众被掩盖了面临的巨大困难媒体失声的确不对,但是作为媒体人胡锡进应该知道郑州媒体失声并不是主动失声而是不能发声。
各位,大家好,我是杨锦麟。我乐意在线上来接受大家的提问,努力地跟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和互动,我们也正在尝试着进入移动端,我和我的伙伴也在积极地做一些这样的策划,我希望《直播我人生》可以持续地做下去,可以做遍有华人的地方,或者有中国人的地方。欢迎大家提问。
而今年以来,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一直似乎也不太行了,比如某权威媒体发布的“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的文章,其本意无疑是为了鼓舞人心,可以说是一篇非常正能量的文章,然而,始料未及的是,迎来的不是赞誉而是满网吐嘈。
一、媒体的话语权在谁手里?2015年可以说是各种概念井喷的一年,新媒体、自媒体、共享经济、众包新闻、互联网思维、众筹、互联网金融、网红经济、互联网+以及O2O等等,当然还有我正在研究的社群电商。似乎所有可以想到的概念,在过去的一年里都被翻炒烂了,未来的一年我们还能讨论些什么?
"新闻联播"逐渐失去观众,背后原因令人震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逐渐多样化。传统媒体如电视台和广播台,尤其是"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呈现下滑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观众们对"新闻联播"的失去兴趣呢?
编辑导语:自从这几年自媒体风风火火的进入新闻业,网络资讯反而变得更混乱了,断章取义带节奏的假新闻比比皆是。社会公众是否只能忍受“自媒体”拼凑的低质量文章,乃至要自行分辨假新闻?本文作者对此展开讨论,与大家分享。
新闻媒体曾是一个被人称为无冕之王的行业,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和网络自媒体行业的兴起,传统媒体的没落已成定局,但奇怪的是与企业经营不同,虽然传统媒体影响力日渐式微,但大量人员臃肿、传播效率低下的媒体机构依然半死不活的存在着,并不像市场化经营的企业那样可以关停并转,职工裁员走人。
你每天忙着刷微博,刷朋友圈,上了床也停不下来,吃饭、上厕所,anywhere...你都无法放下手里的手机。你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写诗作画偶尔会想一想,又觉得这些好像早已不是普通人的事情,即使是,你也没有时间,长久地做某件事越来越困难,你总是被各种媒介打扰,总觉得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