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齐鲁网12月3日讯(见习记者 刘月 通讯员 蔡世峰 张敬恩)一颗小小的大豆在我们眼里,是再普通不过的。但在他的眼里,那是他的一切,他提出并坚持打造“中国大豆”国际品牌,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大豆是中国的。他就是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锡潜。
大豆遗传育种学家、植物数量遗传学家、农业教育家,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几十年来,只要不出差、不下田,盖钧镒就会出现在这条小路上——早上8时前迎着朝阳走向办公室、晚上10时半后踏着月色回家。
10月10日,在中国品牌农产品联盟第十四次筹备会上,来自国内的百名专家学者、农产品企业家联名倡议:将“非转基因”正名为“天然基因”。中国品牌农产品联盟发起人之一、联盟品牌委员会主任韩志辉在大会上率先发出倡议。
大豆起源于中国,在养育无数代中国人的同时,也曾经一度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农作物。然而,从1996年之后,我国却从大豆出口国变成了大豆的净进口国,并且不断增加进口的数量。是什么改变了大豆在我国的地位呢?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100年前,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大豆出口国。近日,中美两国陷入大豆之争,美国的大豆种植户在为大豆的销路发愁,中国的各路专家在为美国大豆的替代品支招,甚至有专家说用花生油代替大豆油,殊不知进口大豆提供的不只是食用油源,其实更是我国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理性
来源:【紫金山新闻】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们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去见一位了不起的“大豆院士”。说他了不起,是因为他将自己65年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一粒小小的豆子。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大豆遗传育种专家盖钧镒。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中国是大豆原产国,在很长时期内也是大豆净出口国。 但历史早已被改写。中国2021年大豆进口量虽同比降低3.8%,但全年进口量也高达9652万吨,远高于自产大豆总量1640万吨。而且进口金额较上年大幅增长35%至535亿美元。
男,1936年6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及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是我国著名的大豆育种专家。六十年来,他情系大豆,为推动我国大豆研究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以组织实施自然科学基础项目为主线,以强化打造科技平台为支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