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个字都是同一个音,只不过音调不一样,难怪网友会说:“老外看到该懵了!”其实不仅是老外,就连很多中国人看到应该也会觉得很头疼,因为像这样子的文章在世界非常少见,读起来又都是“叽叽”的发音,想必很多人已经忍不住在屏幕前读了起来了。
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一番的话,其实就可以发现其实早在清末的时候,普通话便已经开始兴起了。在1904年的时候,我国著名的女革命家秋瑾便在日本的时候组织起了一个“演说联席会”,其中简章明确规定会员之间都要以普通话进行交流。
很多同音字,代表的字意各不相同,用同音字撰写的“同音文”便是极具趣味性的一种文章,全篇采用同一个音,四声不限,标点不限,读起来虽然拗口,但所表达的故事妙意十足。赵元任《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于是,在众多专家学者的推动下,1931年制订的“中国文字拉丁化”标准,拉丁化新文字开始流行,老百姓只要认识几十个拉丁字母,就算没读过书的农民也会拼写,十分好用,但有个人特意写了2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都相同,专家读完清醒了过来。
民国时有专家提议废除汉字,才子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只有一个读音针对汉字拉丁化的局面,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在1930年曾写下一篇“同音文”,《施氏食狮史》一文,此文堪称千古奇文,题材为文言文,全文只有一个音,即“shi”。
众所周知晚清至民国时期,国家贫弱,屡受他国欺负,这让我国的学子十分愤然,因此非常想改变国家的状况,所以仔细研究了中西方文化,一些专家得出,国家之所以落后、腐败,归根结底在于旧的传统文化,而旧传统文化之所以这么顽固,原因则在于汉字,于是专家主张要废除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