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才新政2.0版”将注重从城市机遇、行业机遇、企业机遇、要素保障四个维度构建人才竞争新优势,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提供城市发展机遇,推动人才跨区域自由流动●将共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海外人才工作站,加快建设蓉港人才合作示范区,建立海外人才项目“预孵化模式”,更大
成都市与内江市5月13日举行签约仪式,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与内江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加快两地联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四川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合作协议》。
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意见》共七大点,三十六条,超1万字,涵盖的内容很广,不仅有打好三大攻坚战、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优化能源供需结构等涉及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措施,也有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区际互动合作等
《城市的胜利》作者,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认为,城市是人类的胜利,既是人类重要的生活场所,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如斯所言,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是人类想象的承载,这种超越时空的想象,又决定了城市的未来。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石青川)载满液晶显示器、连接器、汽车配件、百货等“中国造”的中欧班列在亚欧大陆桥上呼啸而过,这已是中欧班列从四川成都青白江区出发远赴9826公里外波兰罗兹的第十一个年头,随着这十年多的沉淀,内陆开放型城市正在成为中国进出口的新增长引擎。
—— “ 东进 ” 主动脉起点。「成渝双城经济圈」大背景下,成都 “ 东进 ” 势不可挡。而十陵,正好地处 “ 东进 ” 轴线之起点, “ 桥头堡 ” 的地位无法撼动。另一方面,由于地处成都 “ 中优 ” 与 “ 东进 ” 两大城市战略交汇的东三环,十陵还可收获 “ 双重红利 ” 。
十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四个百亿级台阶,拥有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多张名片,实现从老工业区到开放前沿的华丽蜕变,并向着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的目标阔步奋进。